公元188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1、李箴视
   李箴视(1811-1882),字允明,西达蒲村人,为日升昌票号第二代财东。其祖先以陶朱术起家。李箴视生而颖异,好读书,明大义。道光六年(1826),16岁时,父亲李大全病故。 其时日升昌票号还处于初创期,大掌柜雷履泰与二掌柜毛鸿岁羽意见不合产生倾轧。一次,雷履泰染病,李箴视听从毛鸿岁羽的建议,让其回家养病,雷回家后要往各地发信,意欲收撤票号分庄。李箴视知道后,赶忙劝止,情急之间,以至下了跪,才使
(18111882)
22、黄廷彪
  黄廷彪(1818~1882),字豹伯,人称彪虎,原籍顺德,世居广州番禺溪峡乡(今属海珠区海幢街)。少年好弄枪棒,臂力过人。为人豪爽,仗义疏财。一次廷彪随父经商过南洋,遇海盗上船企图洗劫,他便与船员商定制贼办法,勇敢果断地将海盗全部擒获。清道光二十年(1840),廷彪参加水兵训练,充当捕盗兵,不久便晋升为蓝翎六品军功。当时伶仃洋面不断有海盗劫掠商船,廷彪随水师营出剿,斩杀海盗35名,活捉贼首归来,自
(18181882)
23、吴德溥
  吴德溥(1817-1882),字眉生,吴铣次子,平昌白衣庵人。受业于大学士文端公倭仁,闻宋明理学,益自刻励,尽涤少年豪气,一以实践为主。后边境多有战事,复博综天文、物理、兵农之学,期于有用。德溥以同知分发贵州,至之日,筹办乡团,督制军械,教民操练。时贵州上下游均属盗区,德溥于境内设卡梭巡,质询民苗,存记良莠,劝德不遗余力。每战不乱,且有勇有谋,率先士卒,冲锋陷阵,历三十年而定,德溥实与之始终。德溥
(18171882)
24、郭崑焘
  郭崑焘(1823~1882),字仲毅,号意诚,晚年自号樗叟,湘阴县人,郭嵩焘大弟。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围攻长沙,湖南巡抚张亮基聘任左宗棠入幕主军政,聘郭崑焘掌机宜文字兼筹兵食。他到幕不久,便与江忠源一道镇压浏阳忠义堂起事。是年底,张亮基升署理湖广总督,郭?焘与左宗棠随去武昌,替张计议军事。不久张亮基调山东巡抚,郭、左返湘任巡抚骆秉章幕僚。他力排众议,在湖南首
(18231882)
25、吴昆田
   吴昆田(1809~1882),初名大田,字云圃,一字稼轩。南清河(今淮安)人。晚清学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举,历任内阁中书舍人、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因赈灾有功,加三品封典。平生师事山阳潘德舆,与曲阜孔继镕、汉阳叶名沣、秀水高均儒、上元许宗衡、山阳鲁一同为挚友。他富藏书,喜著述,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攻克王家营,其寓所的藏书和所著文稿全部被烧毁。遂主办清河县团练,“驰驱淮海,劳攘数
(18091882)
26、吴得溥
  吴得溥(1817-1882),字眉生,吴铣次子,平昌白衣庵人。受业于大学士文端公倭仁,闻宋明理学,益自刻励,尽涤少年豪气,一以实践为主。后边境多有战事,复博综天文、物理、兵农之学,期于有用。 德溥以同知分发贵州,至之日,筹办乡团,督制军械,教民操练。时贵州上下游均属盗区,德溥于境内设卡梭巡,质询民苗,存记良莠,劝德不遗余力。每战不乱,且有勇有谋,率先士卒,冲锋陷阵,历三十年而定,德溥实与之始
(18171882)
27、梁科枞
  梁科枞(1806~1882) 号奂堂,大里乡沙埒村人,廪贡生。咸丰元年(1851年)任四里(平陵、吉京、石一、石二) 大团总,镇压当时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的北流农民。咸丰二年,贵县黄东桂、黄阿石率众万余人与北流县内农民起义军联合攻略县北部,被梁科枞击退,黄东桂阵亡。咸丰四年闰七月,贵县施晚率大股义军在北流义军配合下,三面围攻北流县城,激战40余日,梁科枞乘风纵火,内外夹击,杀死义军数百人,生俘二百余,
(18061882)
28、泊承升
  泊承升(?-1882年),号荷亭,碣石镇人。农夫出身,中年入伍,逐步晋升。清咸丰三年(1853年),诰封振威将军,钦赐花翎,由崖州(今广东雷州)调任狼山镇(今江苏南通境域)总兵。泊承升用兵出奇制胜,咸丰年间,太平军席卷江南,他秉承清廷旨意率军镇压,先克服上海,再攻取镇江,在其镇守之通州全境未被义军所据。泊承升在镇通州连续五任计15年之久,为官正直,教民耕作,传授“漩桶”浇菜,解除弯腰弓背之累活;传
(?~1882)
29、王有则
  王有则(1820年-1882年),蒋介石外祖父,王采玉之父,浙江奉化县人。字品斋,时称王品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生于奉化县葛竹村,是葛竹王氏第十六世孙。奉化始迁祖宋参知政事王次翁,明洪武年间,王爽始迁居葛竹,先祖有明朝工部尚书王钫。世为大家族巨,父王毓庆,被清廷诏封迪功郎。王毓庆有三子二女,王有则为长子。有弟王有模、王有金。少为国学生,熟读诗书,但屡次应试,均不第。初娶奉化欢潭镇姚振昌女
(18201882)
30、潘衍鋆
  潘衍鋆(1837~1882 年),原名汝楠,字任卿,南海鳌头堡人,迁居佛山。出身仕宦家庭、祖父潘光岳是清嘉庆翰林,他幼承家学,加以天资聪慧, 十多岁以第一的成绩成为庠生。咸丰十一年(1861年)考取举人,同治四年(1865 年)成为进士,选庶吉士, 同治七年(1868 年)授编修, 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湖南正考官。光绪五年(1879 年)京察一等, 记名以道府用。奉旨修纂万穆宗(同治)本纪,事成
(1837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