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9)
181、云果
  云果(1882~1914年),名悟静,号幻空,俗姓林,惠安县獭窟屿(今张坂镇浮山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15岁拜泉州承天寺圆常院莲鹫上人为师,次年在莆田广化寺从善和长老受戒。不久云游江南,参拜高僧,到浙江鄞县天童寺听印月法师开讲《楞严经》,23岁重返承天寺。承天寺内原有一尘寺、光孝寺、新宫、九曲寺、圆常院等,由所住僧人各自主持。云果帮助师父莲鹫上人延请各寺僧众统一常住,共推莲鹫为住持。
(18821914)
182、毛仲方
  毛仲方(1882~1936)下祝乡杉村人。青年时就读于黄埔海军学校,毕业后官费保送进英国格林臬治海军大学深造。学成回国,在舰队服役。清末重建海军,清政府向英国订造海圻、海筹、海容、海琛、应瑞、肇和等6艘军舰,他奉派赴英接收舰只。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献身革命事业。民国成立,在京师海军部任职。袁世凯窃国称帝,他忠于民国,力主共和,因此与陈英士、程璧光等3人同被监视。其妻魏淑媜察知京中情势险恶,
(18821936)
183、郭则澐
  郭则澐(1882~1946年)字蛰云、养云、养洪,号啸麓,别号孑庵,侯官人。生于浙江台山龙顾山试院。为礼部侍郎郭曾长子,“红学”家俞平伯胞姐夫。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不久回国,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二等秘书官。宣统元年(1909年),改任浙江金华知府,后署浙江提学使,创机织学堂。任浙江温处道道台。民国建立后,历任北
(18821946)
184、王凤仪
  王凤仪(1882~1938)字来亭。陕西户县人。14岁中秀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制度后,王留学于德、法两国。辛亥革命时,供职于陕西军政府外交部。曾执《万国公法》勒令留陕外国人及传教士限期离境,否则不负任何保护之责。数十名外国人拟去汉口,外交部派兵将他们护送至豫陕交界处。此事得民众的好评。民国成立后,王又以勤工俭学去法国留学,获法国理科博士学位而归,为陕西第一个理科博士,受聘在西北大
(18821938)
185、成殿超
  成殿超(1882~1951)原名典朝,派名国班,白河县磨子坪乡火石沟人。幼时家贫,勤奋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其父卖掉1石2斗稞地,助其应试,中“秀才”(此为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一时赋闲,在家设馆教书数年。民国初年,在挚友柴守纯和钱爱榘的引荐下,到知县孙麟阁属下供职,后任白河县财政局长。时因土匪搔扰,政局混乱,引退回家务农,取居室名为“耕心堂”。其阅历丰富且熟悉儒家礼仪,遇有丧葬、嫁娶之时常聘
(18821951)
186、杨少卿
  杨少卿(1882—1946)原名仕培。石砦乡文彩人。家道殷富,幼时就读私塾,民国初,考入西安一高等学校,毕业后回籍,深感家乡文化落后,矢志办学,任教高等小学堂。民国15年(1926),接任校长,力主改革学校制度,倡导实行强制入学,废除私塾,从各保招考优等生,不分贫富贵贱,择优录取,家贫者免费入学,按程度编班授课,凡期终考试成绩前三名,分别奖励包谷五、四、三斗,以资鼓励。民国16年(1927),县知
(18821946)
187、王吉占
  王吉占(1882—1951)牛头店乡窝坑人,参加过国民党、三青团,曾任保长、区长、总团总、参议长及镇坪县自治委员会主任等职。王吉占父母早亡,自幼养成好嗜烟恶习,设场、开烟馆,引诱良家子弟吸烟-,图谋钱财。乡邻王兴盛有火纸厂一个,王吉占垂涎已久,不得到手。民国28年(1939),勾结友周彩芹,勾诱兴盛-,玩弄伎俩,哄骗兴盛大量银钱,使其无法偿还。兴盛惧,请王吉占担保,十日偿清,逾期以纸厂作抵。
(18821951)
188、吴毅丞
  吴毅丞(1882~1951) 字乃武,瓦房店镇人。清末秀才,民国二年(1913)任县自卫局局卿,四年(1915)任西区保卫团长,八年(1919)任北京政府众议院候补委员,九年(1920)任京东河道处工程委员,十一年(1922)任广东政府大本营咨议。十五年(1926),北伐开始后,吴毅丞离广东回紫,次年接任县政治委员会主任兼商会理事长;三十二年(1943) 任县临时参议会长兼财委会会长,三十四年(1
(18821951)
189、陈岛沧
  陈岛沧(1882~1927) 名学庆,字岛沧,文昌县文教宝典村人,生于清咸丰二年(1882)。天资聪敏,年甫17,考进北京法政学院。毕业后,出任广东省立第六师范校长,转任福建漳州禁烟局局长,民国初年被选为国会议员。民国4年(1915)任陆丰县县长,于民国11年(1922) 返琼任文昌县长,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尤其是对于地方教育、交通、卫生事业之改革,贡献颇多。当时文邑城坦尚在,对于商旅交通阻塞,
(18821927)
190、钱家治
  钱家治(1882-1969),字均夫,杭州人。教育家。早年肆业于求是书院。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1909年在两级师范任史地科主任教员,兼教务长。1911年、1913年两次出任省立一中校长,旋赴北京任教育部视学,与鲁迅共事。著有《逻辑学》、《地学通论》、《外国地志》、《西洋历史》等。其子钱学森为中国著名科学家。
教育家(1882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