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1、谭延闿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 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 。去世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 。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 。著述有《组庵诗集》等 。蒋介石和宋美
湖湘三公子(18801930)
2、徐树铮
  徐树铮(1880年—1925年),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字又铮,号铁珊,又号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称“小徐”。徐树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谋士,在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时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与冯国璋的斗争中引张作霖奉
北洋军阀皖系将领(18801925)
3、潘达微
  潘达微先生(1880~1929),原籍广东省番禺、即今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棠东村人。原号铁苍、别号景吾。清宣统元年(1909),潘达微先生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墓表曰:“君毕生致力革命,同情人间疾苦。性恬淡、擅丹青、尚道义”他为革命事业无私无畏,为振兴华夏文化、革新文艺及慈善事业等,作出毕生的努力,实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奇人。2000年元旦,《广州日报》“新千年纪念特刊”第116版,以“慈善
(18801929)
4、冯超骧
  冯超骧(1880-1911),初名敬,字雨苍,一作郁庄,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黄花岗纪念碑载为福建南平)。义和团运动后至南京,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因病中辍。后至长门(今福建连江),入要塞炮术学校。毕业后至北京,经部试,名列第四,得协军校。旋回福建,任职闽江口炮台。1911年(宣统三年)春,得悉广州将有大举,乃赴香港,继抵广州。4月27日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参加攻打督署,奋勇当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801911)
5、王瑶卿
  王瑶卿祖籍江苏靖江,1881年(清光绪七年)农历八月初七出生于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 ,他不仅青衣、刀马旦兼演,而且文武昆乱不挡,艺术上博大精深,他所创造的“王派”,是京剧旦角艺术的基本流派。王瑶卿享有盛名以后,首先突破了京剧界多年来的陈规旧念,把青衣、花旦、刀马旦的唱、念、做、打、舞的特点融汇起来,创出“花衫”这一行当,给京剧中的旦角开辟了广阔的新道路,同时也促进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的
(18801954)
6、孔祥熙
  孔祥熙(1880——1967),字庸之,号子渊,山西太谷人.光绪八年,即1882年的9月10日生于山西太谷县西郊程家庄孔宅,为孔子第75代裔孙。孔祥熙6岁丧母,其父以后未再娶。1901年孔祥熙赴美国欧柏林大学读书,1905年再入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矿物学专业。1909年学成回国,他谢绝了清政府邮传部等处聘任的官位,表示要学习欧柏林精神,到穷乡僻壤的地方——自己的老家太谷县办学,创立了“铭贤学校”,
(18801967)
7、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家,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人。
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8801964)
8、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又名岸、广侯,字叔同,号漱筒,别号息霜、晚晴老人等,祖籍平湖,生于天津。祖父李锐始徙居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父李世珍,清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吏部主事。叔同早慧,七八岁学千家诗、唐诗,并习石鼓文、篆书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叔同因受“康党”之嫌,奉母携眷,避祸上海。不久加入袁希濂、许幻园等创立的城南文社,所作诗文词赋,为
(18801942)
9、张绍曾
  张绍曾(1880~1928),字敬舆,河北大城人。1895年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被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02年回国得到光绪皇帝的接见,其后职位迅速提升。1910年随载沣出洋考察欧美陆军,辛亥革命爆发时响应革命。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张绍曾与蔡锷组成反袁讨逆军。1923年1月任北洋政府第23届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半年后下野。同年他隐居于天津英租界河北路334号一幢二层洋楼内。在隐居期间
(18801928)
10、史量才
  史量才(1880~1934),原名家修。江宁县人。报业资本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杭州蚕学馆,毕业后相继在上海王氏育才学堂、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任教。光绪三十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堂,受到上海商学各界的重视。次年参加上海学界组织的-研究会,并与黄炎培等发起创立江苏学务总会。光绪三十三年参加-两省绅商拒借外资保护路权的运动,被举为江苏铁路公司董事。后曾一度任上海《时报》主笔,这是他
(188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