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介绍(4)
31、金树仁
  金树仁(1879年—1941年),字德庵,汉族,甘肃省河州人,民国时期新疆军阀。金树仁1879年生于甘肃省。1914年至新疆省任知县,1926年被杨增新任命为新疆省民政厅长。1928年7月,杨增新遭军务厅长樊耀南刺杀身亡后,掌握军队的金树仁随即出兵讨伐樊耀南并逮捕之,同年11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金树仁为新疆省主席。金树仁统治新疆期间,政府官员多用汉人及其亲信,施政及管理上也一反杨增新的怀柔作
(18791941)
32、心园和尚
  心园和尚原名陈文才,又名陈志清,清光绪五年(1879)生于江苏省镇江县。早年在家务农,家境贫寒,23岁上门入赘。时值清末,政治腐败,兵祸连年,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文才务农无着,一度迁居南京谋生。后又辗转无锡,参加内河轮船公司工作,负责管理进出货物。抗日战争爆发,公司倒闭,他只好摆小摊度日。民国26(1937)文才结识丹阳和尚。此僧云游四方,对文才说,北方沦陷,南方谋事较易,特别是南平,地属山城,无
(18791970)
33、李绍白
  李绍白(1879-1942):南漳县城关镇东关街人。辛亥武昌首义前夕,随端方入川。李当时为湖北新军31标“共进会”代表。1911年11月22日晚,与“同盟会”员陈镇藩于四川资州起义,杀清朝大臣端方,响应武昌辛亥革命。 李在青年时代参加红帮,组织过反对清政府的群众团体玉玺社、毕血会,后来参加共进会,是湖北新军31标共进会领导人。 1911年9月初,湖北新军31标全标和32标第一营,在16
(18791942)
34、郑彼岸
  郑彼岸(1879—1975) 又名岸父,号伯瑜,张家边濠头村人。少年已有神童之誉,参加童试中案首(秀才第一名),后赴日本留学,相遇孙中山并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时开始信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林君复等奉孙中山命,负责策划香山起义。1908年9月在县城创办《香山旬报》,是香山最早的期刊。该报宣传孙中山革命方略和救国主张,直刺腐败清廷。1910年、1911年曾两次参加刘思复秘密
(18791975)
35、饶辅庭
  (1879—1911)饶辅庭名可权,字竞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梅县松口石盘桥村人。幼年因家贫无法入学。仅在劳动之余跟同村儿童学习认字。稍长,读书能自悟新理,深知必须推翻帝制才能富强。光绪三十四年(1906年)在二兄的帮助下,进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并秘密加入同盟会。1909年毕业后返乡,次年在松口公学任教。时同盟会员谢良牧、温靖侯、姚雨平等聚集在松口,饶辅庭与他们联系甚密。宣统三年(1911年)二
(18791911)
36、王廷钧
  王廷钧(1879年-1909年),原名昭兰,谱名廷钧,字子芳,号纯馨。湖南省双峰县人。王廷钧之父王黻臣,讳华冕,字国华,在湖南双峰县荷叶神冲老铺子开设王大兴豆腐店,以卖豆腐和造纸为业。清廷兵部侍郎,清朝武官正二品。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丈夫。与曾国藩有姻亲,秋瑾丈夫的曾祖叫王择远,王鹏远是排房兄弟。王鹏远字程万,嘉庆二十年生,配曾竹亭长女曾国兰。王择远的长子叫冠玉,字金声,号宝田(1808-1907
秋瑾丈夫(18791909)
37、张钟端
  张钟端(1878-1911),字毓厚,号古民,别号鸿飞,河南省许昌县长村张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河南辛亥革命军总司令。清光绪四年(1878)生。自幼聪颖,13岁中秀才。入弘文书院普通科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获河南大学堂官费留学日本,入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法律。同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回国,劝说尉氏县刘青霞赴日考察,摆脱封建枷锁。光绪三十三(1907)十二月,创办《河南》杂志,任
(18791911)
38、朱希祖
  朱希祖(1879-1944),浙江海盐长木桥(今富亭乡)上水村人,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前著名的史学家。他较早地倡导开设中国史学原理及史学理论等课程,并讲授“中国史学概论”,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
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18791944)
39、高义
  高义,原名高大扁,字子馥。清光绪五年(1879)出生于台北大龙峒。祖籍福建安溪县新康里大坪乡(今大坪乡大坪村)。其曾祖高生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台北,世代务农。高义3岁丧父,9岁失母,孤单一人,又眇一目,只好当童工糊口。及长,身材魁伟,膂力过人,留有八字胡。讲义气,重然诺,好打抱不平。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把台、澎割让给日本,引发台湾民众的激烈反抗。高义、赖乾、简大狮等闻
(18791942)
40、陈润霖
  陈润霖,字夙荒,号立园,在城厢青石街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十九岁补县学生员。光绪二十四年,就读湖南岳麓书院,与陈天华、杨伯笙同称“新化三杰”。吏器其才,于光绪二十八年被选为湖南省第一批官派出国留学生,入日本弘文学院习师范。学成归国后,任常德府中学堂学监。陈润霖认为培养人才应重视基础教育,而当时全省仅有省立小学8所,遂锐意兴办私校,变卖全部家产及其母亲的嫁奁,于光绪三十二年在长沙创立楚怡小学
教育家(1879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