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3)
121、冯大树
  冯大树(1878年~1927年11月),男,汉族,湖北崇阳人。曾担任任沔阳县司法署主任。894年,冯大树剪去发辫表示抗清的决心,参加日知会。1905年,赴日本就读警察学校,加入同盟会。陈天华为抗清投海,冯大树于次年回国参加反清斗争,被剥夺官费并遭通缉。归国后参加萍、浏、醴起义。起义失败,无处藏身,应好友冯特民之约相偕西行。抵伊犁后,始任警察提调,与马凌霄(字腾云,河南回民)负责发动当地回民与军标。
(18781927)
122、曹炳章
  曹炳章(1878—1956),字赤电,又名彬章、琳笙,鄞县人。14岁随父迁居绍兴,进中药铺学业,从名医方晓安7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业行医。光绪三十四年,与何廉臣等创组绍兴医学会,《绍兴医药学报》。1913年,与何廉臣一道创设和济药局,主持日常事务,刊行《医药学卫生报》,并以身作则,考正传讹药品,改革不良炮炙,订正丸散方书。1927年,任《绍兴医药月报》。1929年,受神州医药会绍兴分
(18781956)
123、张光
  张光(1878-1970),女,字德怡,晚号红薇老人,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旧居在今鹿城区小南门荷花路。清光绪四年(1878)生。少时敏慧,从兄朗西学诗,师事著名画家汪如渊(香禅)习画。12岁时辄能诗画,名闻乡里。嫁瑞安章献猷(字味三,号士荃。浙江瑞安人。光绪己丑举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北京大学教务长、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章献猷任广东广方言学堂
(18781970)
124、俞宽增
  俞宽增(1878-1959),文登区葛家镇林子西村人,著名革命烈士邹恒禄的母亲。其丈夫邹连群因病失聪,靠她支撑贫苦的家庭。她为人宽厚善良,深明大义,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炼就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大儿子邹恒禄是文登早期共产党员之一。凭着朴素的阶级觉悟,她很快就理解并支持党的事业。中共文登县委和胶东特委多次在其家中开会、接头,她主动担负放哨望风、秘密传送情报的任务。1933年秋,她又支持第三个儿子
(18781959)
125、余家庆
  余家庆 字竹如,号骞翁,(1878—1954),安义县鼎湖镇安塘村人。教育家,书法家。清代贡生,190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生,东渡日本转入早稻田大学,后转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专业学习。1915年回国,任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校长,1921年任江西省教育厅督学,1926年任江西省工业专科学校校长。1930年安义县创办龙津中学。他热爱桑梓,欣然应聘 。1939年安义沦陷,日军得知他乃留日
(18781954)
126、许发礼
  许发礼(1878~1927)石泉县凤阳乡杨子明沟人,一贯以农为生。他家原有3亩土地、3间瓦房,全家4口人相依为命。当时,苛捐杂税繁重,打下的粮食不够糊口,生活无赖,他-卖掉2亩土地。民国十年(1921),许发礼当选为当地第一届乡约;两年后,他又连任第二届乡约。在任乡约期间,每遇民事纠纷,总是主持公道,深受民众信任。十三年(1924),地方绅士陈立成当承办员,在乡下收缴酒税、屠宰税。对于交不起税的农
(18781927)
127、张锡铭
  张锡铭(1878-1952),又名张北成,字载若,南曹村人。幼读医,志在四方。因清末旧试废止而从医。熟读医书,苦攻医学四大经典,熟诵《伤寒论》、《医宗金鉴》等古典医书。一生擅长于伤寒、霍乱、麻疹等疾病诊治。1905年行医于尉氏、鄢陵之间,绰号张神仙。1939年,国民党八十一军十二师伤寒流行,轻者胸闷腹满,斑疹结片,重者神志昏迷,鼻衄便血,十数日,兵亡数百。军医束手无策,后轿请张锡铭诊断立方投药,迅
(18781952)
128、卢金山
  卢金山,1878年出生,天津市静海县西翟庄村人。字贡廷。直系将领。1895年进入北洋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曾任北洋陆军第4师敦练官、讲武学堂兵营管带,因有留学经历,得到袁世凯的器重。1912年,卢金山任冯国璋拱卫军中路统领、驻京总司令部参谋长。转年,率部驻防江西、湖北。1913年初,卢金山获授陆军少将。同年8月,晋升为陆军中将。此后的近十年中,卢金山曾投靠王占元,出任
(18781941)
129、王光谟
  王光谟(1878—1926年),字二典,号鸿文,别号觉禅,临高县东江区美山村人。曾在琼台书院读书,与琼山县的王国宪、澄迈县的王钦寅友善。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取得拔贡后,厌恶仕途,回到家乡,发动美山村群众集资办学,邻近乡村的学生慕名而来,他不辞劳苦,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他为人耿直。光绪末年,临高县政被一班土豪劣绅把持,结党营私,鱼肉人民。他激愤之下,写了一副长联讽刺。上联是:“郑公黄公薛公,
(18781926)
130、李培翰
  李培翰(1878~1943)字荫泉。易县西北奇村人。行九,人称李九爷。世代耕读传家,清光绪后期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法、德、意等国联军侵占易州,他目睹国事糜烂之现状,慷慨悲歌,写诗“刺耳胡笳并胡风,愧歌麦秀对玄穹。莫言击揖空悲慨,衔石终能填海东。”宣统元年(1909)中拔贡。授候补知县未赴任,在家设学馆,耕读隐居。“道义千秋重,功名两字轻”是其座右铭。其书斋名为“浮云过眼之庐”,馆
(1878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