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1)
101、李继桢
   李继桢(1877—1954年) 报人,著名律师。字希愚,号愚庵。安居人。1898年考中秀才。1903年乡试第十六名举人。曾担任过湖北石首、黄安两县科举考试阅卷师。1906年赴东京私立法政大学留学。1910年回国后被授予法政进士,历任湖北省咨议局选举筹备处委员,河南开封法政学堂教习,河南新郑、陈留等县知事。辛亥革命后,历任湖南汤芗铭(浠水人)督军公署政治顾问、秘书长,长沙《大公报》特约撰述及官
(18771954)
102、朱紫绶
  朱紫绶(1877—1943),字裘炘,号赤霓,新会县丹灶乡(今属蓬江区)人。出生于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清光绪八年(1882年)回到祖籍读书。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到广州杉木栏街广祥烟号当学徒。两年后到新加坡,在朱广兰等商号习商。此其间,结识侨商邓泽如,经邓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由此,朱、邓奔走南洋各地,筹募军费,支持广州起义,深受孙中山信赖。朱母叶氏病逝,孙中山为其题写墓碑。朱的长子结婚,孙
(18771943)
103、秦润卿
  秦润卿(1877~1966年) 秦润卿,名祖泽,字润卿,又号抹云老人,浙江慈溪孝中镇(今江北区慈城镇)人。自幼丧父,靠母手工所得,入私塾求学。16岁进上海豫源钱庄学业,服务于上海银钱界60余年。曾任上海钱业公会理事长,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中央银行监事等职。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和民国14年五卅惨案爆发时,秦参与领导全市钱庄罢市,以支持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民国30年,日本帝国主义进驻租界要
(18771966)
104、蔡郕
  蔡郕(1877-1945)近代历史学家、小说家。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
近代历史学家、小说家(18771945)
105、吴钟镕
  吴钟镕(1877—1926),字璧华,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官费留学日本,先后在早稻田大学、振武学堂学习语言和军事。三十一年回国完婚。翌年再次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专攻军事,宣统元年(1909)毕业。归国后应四川总督赵尔巽礼聘,入川督练新军,先后任兵备、参谋、教练等职,并向赵尔巽建议设立讲武学堂、测绘学堂、陆军小学等,以培养军事人才。宣统三年五月,四川发生“保路风潮
(18771926)
106、周星棠
  周星棠(1877—1942),字以灿,原籍绍兴,生于武北汉口。幼家贫,弃学经商。在汉口先后经营晋安、阜通钱庄、公兴存转运公司、盈丰玉米厂等。投资纺织、工矿企业,曾任石家庄大兴纱厂董事长、武昌第一纱厂董事长、汉口商业银行总经理、重庆庆华颜料厂董事长、豫丰纱厂及中兴煤矿公司董事,并一度兼任日本住友银行买办。1923年至1928年连任两届汉口总商会会长。北伐战争开始,吴佩孚向商界摊派“军用票”200万元
(18771942)
107、张申之
  张申之(1877-1952),名传保,字申之,号继望,以字行,浙江省鄞县栎社乡里仁堂村(今属石碶镇)人。清光绪三年(1877)生,出身小农兼手工作坊家庭。其父张守澜,种少量土地,兼织席。勤俭持家,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张传保自幼聪颖好学,求学邻里,从戴西槎塾师。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人。思想倾向反清,主张改革,以图国家富强。光绪三十一年(1905),应宁波知府邀请,先后创建宁波府师范学堂、中
(18771952)
108、费德昭
  费德昭(1877—1932),又名昭洞,字潜斋,余姚坎镇(今属慈溪坎墩街道)人。幼随父读书,喜习拳棒。早年当油坊学徒、木行职员,20岁进余姚地方自治讲习所,结业归里办保德小学和农民夜校。辛亥革命前结识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奉陶委派,秘密制造土炸弹运往前线。1912年,陶成章在沪被暗杀,曾伺机为陶0,未成,遂居里任保德、储德小学校长10余年。1922年被推为县议员,后任姚北水巡队队长。1926年冬,北伐
(18771932)
109、范贤方
  范贤方(1877—1917),字仰乔,又称仰峤,号仲壶,鄞县县城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人。三十二年入宁波法政学堂读书。同年公费赴日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与同盟会人士相交往。三十四年回国,在浙江巡警道兼洋务总办王丰镐处任秘书,兼任宁波法政学堂教师。不久,被推任宁波地方自治筹备会会长。宣统三年(1911)7月,与陈训正等组织宁波国民尚武分会,任副会长,加入同盟会。9月搬入水凫桥新居后
(18771917)
110、胡传泰
  胡传泰(1877—1935),字奏平,桐庐在城镇(今桐庐镇)人。清附贡生。戊戌变法后,接受“新政”思想。光绪举丧期间,明令禁止百姓理发。传泰蔑视禁令,剃发如常,知县曾下令拘捕。辛亥革命奏捷,在县城带头剪掉辫子,反对妇女缠足,提倡女子上学。曾创办慈惠女校,并购置缝纫机10余台,让学生边学文化,边习生产技能。宣统元年(1909),胡传泰与弟传铿出资开办私立琢成两等学堂,校址借用延龄斗坛。1913年,身
(1877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