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蒋理祥
  蒋理祥(1823~1872),字汝宸,号吉云。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栅新基村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次年癸丑科联捷第二甲第91名成进士,选为庶吉士。1854年,何六红巾军在石龙起义,声势浩大,官府惧慑,东莞县令华延杰,与地方士绅筹办集团,利用民间武装对付红巾军。蒋理祥在乡间组织靖康团练,配合清军在太平伏击进攻虎门的起义军。1855年,何六北上后从新造突围出来的起义军冯骥观部一千余人,驾船进攻虎
(18231872)
12、方宪修
  方宪修(1819~1872年),字滁山,清增生,思恩县(今环江)水源乡三才村盘江屯人,曾以军功保升直隶州指分贵州署古州同知。为县内著名诗豪。其诗文已大部分流失,流传于民间的还有《春日寄外》10首,《戒》等诗100余首(篇) ,其中被收入《思恩县志》和《宜北县志》的诗文有近百首(篇)。咸丰初年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军起义,地方绿林乘机出扰,时任团总的方宪修游说附近各村筑城设卡防范,后遂建成盘江坳石城,
(18191872)
13、胡澎
  胡澎(1825——1872),宇荄甫,一字甘伯,号石生,安徽绩溪人,胡培翚族侄孙。胡澍早有文誉,道光二十四年(1844)肆业于徽州紫阳书院,以古学行受知于督学季芝昌,补诸生。补徽州府学生。咸丰九年(1859)参加江南乡试,行至靖江,因太平天国战事,资产荡然,道路梗阻而折回,游离于浙东、浙西,后寄寓于杭州。同治元年(1862)至京,会试落第,得友人帮助捐升郎中,分发户部山西司。胡澍就试金陵时,始得孙
(18251872)
14、张荣组
  张荣组(1806年出生—1872年病逝,时年66岁)张荣组,号涫卿,字锡圭,别号润农,新田县大坪塘乡长富村人。1806年出生。根据历史资料推断,王鼎铭先生到新田时,他才23岁。因张荣组的父亲张老公为人忠厚、正直,在新田县城做买卖,王鼎铭在县城打击地痞恶势力时,是坚定的支持和拥护者,王鼎铭在状元楼组织青年学生建立童子军时,张老公主动将自己的儿子张荣组送到童子军受训。张荣组聪明勤奋好学,深受王鼎铭爱戴
(18061872)
15、宋景诗
   宋景诗(1824—1871) 冠县甘官屯乡刘贯庄人。清末农民起义领袖。自幼家贫,给人扛活,爱习拳棒,练就一身硬功夫。稍长闯荡江湖,打拳卖艺,并在多处任武术教练,其徒弟不下数千人。他外表温文尔雅,有“宋大妮”之称,但生性刚强,遇事爱打抱不平,在当地百姓中享有威望。1860年(咸丰十年),鲁西各县闹灾荒,他带领当地万余农民,扛着铁锨锄头,冲进县衙,迫使县官答应免粮。当抗粮农民散去后,宋景诗被官兵逮
清末农民起义领袖(18241872)
16、郑献甫
   郑献甫 (1801~1872) 字小谷, 号识字耕田夫,又号自石,广西象州人。清道光五年(1825)拔贡,十五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赏五品卿衔,后以教授著书为生。道光二十七年,在桂林任榕湖书院、秀峰书院主讲。咸丰七年(1857),为避太平军而移居广州,主讲于广东顺德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同治元年(1862)回桂定居,主讲秀峰书院。十一年任孝廉书院山长,直至去世。在文学上,评点直抒己见,力避道
(18011872)
17、左宗植
   左宗植(1804~1872),字仲基,一字景乔,号珠岭樵夫,清湘阴县左家塅(今湘阴县金龙乡)人。左宗棠次兄。幼随父读书,13岁入县学,24岁补廪生。道光五年(1825)充拔贡生,次年赴京参加朝考,列为二等,选新化县训导。十二年,与左宗棠同应湖南乡试,得解元。此后,多次赴京参加会试,均不第。后授桂东县教谕。旋去职返乡,寓长沙府城,课徒自给。十二年,受聘主讲澧州(今澧县)澧阳书院。咸丰元年(1851
(18041872)
18、赫明堂
  赫明堂(?-1872)清末陕西回民起义军领袖。陕西回族伊斯兰教阿訇,1857年至1858年间(文宗咸丰七年至八年)曾和任武在云南参加回民起义,后回陕西渭南(位华县西)仓渡镇,秘密组织群众进行起义准备工作,1862年(穆宗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义,他是首领之一。1864年陕西回民军失败,退往陕甘边界,据说曾接受“招抚”,投降甘陕提督雷正绾,并被安置于黑城子。1866年又招集部众九千余人活动于镇原(位甘
(?~1872)
19、吴煦
  吴煦(1809—1872),字晓帆,又字晓舫,清钱塘(今杭州)人。以捐纳历任江苏宜兴、震泽、吴江、金坛、嘉定等县知县,后署松江知府,奉命参与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咸丰八年(1858)冬,为苏松太道。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他奉署江苏巡抚薛焕命令,向英、美、法等国借兵,勾结美国人华尔,招募外籍士兵,组织洋枪队,筹给军费,引外国军队入上海城,阻击太平军进攻。次年,太平军围攻杭州,浙江巡抚王有龄向吴煦求援。
(18091872)
20、张铨
  张铨(1795-1872),字寅阶,号翼南。山东利津县盐窝镇左家庄人。生性纯厚诚实,不尚交往。青少年时代,嗜学不厌,尤喜唐诗,颇有文才,其诗作在同年中享有声望。道光十五年(1835)中进士。始任刑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刑部郎中。居京为官十余载,查清许多疑案,纠正了一些错案和冤案,颇有政声。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任江苏常州府知州(太守)。他体恤民情,秉公办事。在任期间,不尚往来,除应酬官事外,
(1795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