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5)
41、欧榘甲
  欧榘甲(1870—1911),字云高、云樵,别号云台、伊庵、伊厂、太平洋客、无涯生、海天。归善县(今惠阳)淡水人。康有为门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先后任《知识报》、《时务报》笔政,撰文宣扬变法。冬,任湖南时务学堂中文教习。戊戍政变失败后,在日本协助梁启超编《清议报》,撰《中国历代革命说略》,鼓吹革命。光绪廿九年(1903),与唐琼昌等创办致公党机关机《大同日报》,欧任总。著《新广东》,主张广
(18701911)
42、佘鼎
  佘鼎(1870—1955),字定九,定边县纪畔乡跳沟村人。其父农民,家道殷实。定九幼年读书,应府试为廪生,24岁为鸦儿塘绅士,以字行。因办民团,乡闾誉称“武圣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倡办定边高等学堂,自任校长。民国初年,陕西督军胡景翼(立僧)邀全省名流聚会西安,研讨治理全省大计,定九与米脂杜斌丞应邀出席。会间,定九以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组织地方武装,防匪防盗,地方官应清廉政绩和兴办公益事
(18701955)
43、金梁
  金梁(1870—1960) 号息侯,浙江杭州人。满族。光绪辛丑(1901)年举人,甲辰(1904)科进士,授编修。曾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警察厅知事、民政部参议。后官奉天旗务处总办、新民府知府。 1908年典守沈阳故宫古物。入民国后,曾任奉天全省清丈局局长、政务司长、洮昌道尹。由张作霖保荐,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因心存清室,积极参与宗社党复辟活动。被逊帝溥仪召入内廷掌握内务府事务,并赐以少保衔。溥
(18701960)
44、刘显世
  刘显世,贵州兴义人,字如周,亦作如舟,别号经硕,1870年生于贵州兴义,为刘官礼之子,刘显潜之兄,历任贵州省长、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刘显世早年曾参加镇压广西会党起义。辛亥革命后,曾一度赞成共和,但随即拥戴袁世凯称帝,1916年,在王文华、王伯群的劝导下,通电全国,参与护国运动,讨袁护国,民国成立后,任贵州护军使。1916年1月26日,刘显世等人在省议会旧址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公布袁世凯的叛国
(18701927)
45、吴雷川
   吴雷川(1870-1944)名震春,字雷川。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末翰林。著名教育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1906年任浙江高等学堂(今浙江大学)监督(校长)。1910年因办学有殊绩,晋授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参事,协和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燕京大学成立后,任第一任华人校长,除主持教务外,在燕京大学神学院和中文系授课。三十年代初任南京国
著名教育家(18701944)
46、班四妹
  班四妹(1870—1967)班四妹,女,壮族,岜暮乡岑西屯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她年幼随父习武,不仅学到许多刀法、拳术,练就一身武艺,且养成坚强不屈、灵活机智的性格。年轻时,专爱打抱不平,尤其恨“官家”。有一次,遇上两个公差来村里抓人,要抓的人闻讯逃跑了,两个公差便赖下来,侮辱这家的女青年。被辱妇女敢怒不敢言。四妹大胆上前质问公差,喊叫公差自个捆起来去见“官”,否则就割掉公差的头。气愤之下,四妹将
(18701967)
47、赵德容
  赵德容(1870—1955),字海如,老县城内南大街赵家巷人。清末廪生,工楷书善草,以诗见长。与辛亥革命元老焦易堂相友善,加入同盟会,受聘关中书院任教。辛亥革命后,任武功县知事、陕西政法学堂教习、冯玉祥部二等参谋、潼关妇孺收容所长、电报局长、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临时参议会议长、陕西省参议员、第八行政区救济院院长等职。1955年病故西安寓所。 民国初年,德容在武功主政时,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主
(18701955)
48、钮永建
  钮永建(1870—1965),上海市人。1897—1899年在南洋公学师范院学习。后又就读于湖北武备学堂、日本本土官校。曾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出任松江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次交长。讨袁失败后赴日,参加中华革命党。1917年任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次长。1926年任中央会议秘书长。次年出任国民政府秘书长暨江苏省主席。后任内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副院长。1942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兼政务官惩
(18701965)
49、隋理堂
  隋理堂(1870—1923)名文燮,字理堂。诸城县隋家官庄人,清末秀才。光绪末年,考入济南政法学堂,毕业后,回到家乡诸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秋,参加中国同盟会。从此,便全身投入到中国革命事业中。当时,隋理堂家便成了革命党人秘密开会的地点和联络站。诸城独立时(1912年2月),他负责文教工作。后来,为了保卫革命,曾发起成立“敢死队”,并担任领导工作。诸城独立失败后的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幸免遇难
(18701923)
50、徐国桢
  徐国桢(1870—1938),字干丞,本县第一寨人。清光绪末年廪生。宣统二年(1910),在西安法政学堂学习期间,目睹清廷腐败,官府鱼肉百姓,遂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矢志反清,建立共和。辛亥革命(1911),西安光复,只身返回潼关,联络同情革命的哥老会员王吉祥、孔绪群、陶德胜、张森茂等,秘密发动青壮年,组建潼关复汉军,自任司令。他和华阴游侠马耀群(今本县蒿岔峪口人)约期起义,马攻于外
(187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