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4)
31、赵宣
  赵宣(1870—1953),字宜熙,周官桥杨塘冲(今杨塘村)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少时聪颖好学,读书勤奋,并拜刘兆鹏为师,研习武术。及长,与贺金声、粟道生等人过从甚密,参与爱国亲民的义举。光绪二十七年(1901),邵阳发生百年未遇的饥荒,赵开仓济贫,解饥饿者近百人。光绪二十八年八月,随贺金声招募兵勇,反洋拒教,赵任中路总兵。事败,潜逃北京,经友人推举,任事大理院,寓居宣武门宝庆会馆。辛亥革
(18701953)
32、张隆友
  张隆友,字仰年,号景江,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城关乡王桥村王坊人,后移居县城雪峰镇。父辈务农。他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代,目睹山城缺医少药,患常见病者靠青草药治疗,遇重病则束手无策,许多人因而丧命。为此他矢志从医。当时明溪交通不便,他步行千里到江西南昌拜师学医。5年出师后,先是在闽赣边邻县行医,回明溪后,在城内惠利桥头开中药铺兼行医。他走村串户看病,接触穷人较多,对旧社会官僚、地主的掠夺,欺
(18701934)
33、王搢
   王搢(1870—1941),字缙绅。西充县占山乡人,生于书香门第。15岁中秀才,之后被保送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中拔贡。创建西充团练,主持全县赈灾事宜。辛亥革命后出任县革命军政府督办,并任团练局局长。他率团丁去大全场歼匪,使匪徒无一漏网。 1912年秋(民国元年)王搢任阆中县知事。1913年(民国2年)又调巴中县知事。初到任时,素衣下访,审办了不少奇案。届满离任巴中
(18701941)
34、高祖宪
  高祖宪(1870~1943)字又尼,亦作幼尼、又宜。陕西米脂人。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刘古愚在味经书院读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参加乡试,其应试文章痛言国是,深得考官杨宜瀚赏识,但主考大吏怕触怒朝廷,未敢录取。堂荐时争论激烈,高由此而得盛名。此后,他更留心阅读有关西方经济、政治、历史诸方面书籍。二十八年(1902)再应乡试中举,任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史地教习,张季鸾、张奚若、杜斌丞等人皆出其门下。鉴
(18701943)
35、吴震春
  吴震春(1870-1944),字雷川,40余岁后以字行。浙江钱塘人。基督教教育家,学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1906-1910年任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监督。1912年任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参事,主管部内秘书工作,直至1925年。1929-1934年出任燕大校长。在教育部任职时接触基督教,于1915年10月受洗,加入北京东太平街中华圣公会,之后积极参与教会工作。在19
(18701944)
36、宁济仲
  宁济仲(1870~1955),名相臣,济仲是其字,宁强县大安宁家湾人,出身农家,清末生员,奋学欲登科第,因“燕子砭教案”发,罚宁停考5年而未就。开办新学后,蒙亲友资助,赴西安考入省立优级师范,民国元年(1912)毕业回县。次年,受聘为宁羌县高等小学校长。由此,开始教育生涯,成为本县受过专门师范教育的第一位教师。 在任校长期间,兼课教学,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竭力尽命,逐渐博得社会的赞誉和敬仰。
(18701955)
37、朱汝珍
  朱汝珍(1870—1942年)原名倬冠,字聘三,号隘园。祖籍太和镇八片村,后定居清城南门街,生于仕宦之家。清末民初书法家、文章家。 朱汝珍22岁考入广雅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殿试(封建社会最后一期科举考试)以第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诰授光禄大夫、南书房行走、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选派到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读法律。回国
(18701942)
38、仵墉
   仵墉(1870~1947)字崇如。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清末及民国年间,历任直隶(今河北)省乐亭、祁州(今安国)、安州(今安新)、沧州(今沧县)、滦州(今滦县)、临榆(今属秦皇岛市)、长垣(今属河南省)、昌黎、饶阳、赵县、霸县等县知县(知州)、知事、县长达28年之久。他经常只身着布衣下乡,私访调查,审清了许多案件,平反了不少冤狱,很受当地民众拥戴。
(18701947)
39、高梦旦
  高梦旦(1870~1936)高梦旦,名凤谦,字梦旦,长乐龙门乡人。清同治九年(1870)一月二十八日出生。梦旦上有胞兄二人,长兄凤岐以桐城派古文学知名,考取御史;次兄而谦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精通洋务,梦旦取两兄之名上下各一字,自名凤谦,少从长兄读书于福州九彩园,初学古文词,并考取秀才。中法马江海战后,清廷日弱,遂无意仕途,厌倦八股文章。光绪十六年(1890)其表兄魏瀚任马尾船厂总监工,请高为家庭教师
(18701936)
40、林斯琛
  林斯琛(1870~1924)林斯琛,又名祥庆,字温如,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于林浦乡。他幼年时随陈觉生学经史,十五岁改习中医,拜周翊西为师。斯琛勤学医书,精通脉理,于光绪二十年(1894)移居藤山清安境《今仓山区下渡)开业行医,颇有名望。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斯琛胸怀爱国之志,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十分不满。光绪二十六年,斯琛加入福州反清复明的会党组织——复
(187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