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7)
61、吴海澜
  吴海澜(1866~1916)吴海澜,字子舟,连城莲峰镇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海澜一生好学,读书专心一志,即使在喧嚣中亦能聚精会神阅读而不分心。治学严谨,涉猎广泛,对经史探索认真,对易学研究尤深。他作文纵横驰骋,不为八股程式所拘。三十七岁赴省参加癸卯科乡试时,入场即腹泻,草草完卷,竟中是科举人。海澜谈及此事,认为试官阅卷论文肤浅,怎能选拔真才。光绪维新,废科举,设学校。他认为戊戌变法虽然夭
(18661916)
62、唐保谦
  唐保谦(1866~1936),又名滋镇、字行。实业家。无锡县(今无锡市)羊尖严家桥人。祖父唐懋勋在无锡北塘创立恒升(后名唐时常)布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克无锡,唐家迁至东北乡严家桥,在双板桥开设春源布庄。由于善经营,获厚利,造唐氏仓厅,设同济典当、德仁兴茧行、同兴木行。唐保谦排行第二,帮父经营春源布庄。宣统二年(1910年),唐保谦等集资10万两,在无锡城北蓉湖庄创办九丰面粉厂,日产2
(18661936)
63、王思衍
  王思衍(1866—1938)字仲蕃,号源亭、亦嚣子。苍山县兰陵镇人。诗人,书法家。20岁以诗名领沂州府“四才子”之首。1898年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他对慈禧太后放弃国都深为不满,未随“驾”西逃,愤归故乡。事后朝廷征召入京补写被侵略军捣毁的宫廷匾额,留任旧职。1910年因病归乡,“种瓜初劳土,秧菊待编篱”,田园生活20余年。1936年曾倡议修复已坍塌的惞河大桥,并和友人
(18661938)
64、李庆标
  李庆标(1866~1936年),诏安城关人。幼年家境赤贫,初小便辍学牧牛,随父务农。当时,农村破产,民不聊生,不少农民纷纷搭乘“猪仔船”往南洋谋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庆标也离乡背井渡洋到缅甸南部的土瓦,受雇参加当地开荒建设。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李庆标有了些许积蓄,才到达仰光,在一家华侨碾米厂当会计。此时,李庆标立志干一番事业,他认真了解、搜集“仰光米”的产销资料,研究发展“仰光米”的途径
(18661936)
65、黄开文
  黄开文(1866—1936),名顺兴,字锡臣,高思程官人。189j黄开文到天津就读天津电报学堂专攻电报专业。毕业后从事电报建设。清末洋务运动时,全国刚设置行省。黄开文任职劝业道,开始设立局,对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牧业、林植业以及砖纸、砂糖等行业,均按局计划规定实施,努力推广科学技术,亲自动手创办,成绩昭著。由于他先后总办道清铁路、督办同成铁路,皆有成绩,后调任湖北汉口黄德道台兼代巡警道
(18661936)
66、张树侯
  张树侯(1866~1935)寿州(今寿县)人,名之屏,字树侯。清末秀才。曾在家举办“南庄精舍”,研习历代书法。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与孙少侯等创办“强立学社”,传播孙中山民主思想。光绪二十九年与太和会党首郭其昌在安庆发动起义,事泄外逃。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同盟会,并到吉林、上海等地活动。寿州光复时曾参加淮上军军务。民国5 年(1916 年)回乡隐居。对金石、文字、诗文、绘画、篆刻广为涉猎,莫不
(18661935)
67、何铨
  何铨(1866~1936年),字史华,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近贤里。父何基祺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朝考一等第二名,为光州知州,题补东昌府知府。何铨幼承家学,稍长,从姜太史芝眉游,致力于学,道德文章,为世所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人,拔选知县、云南试用盐运使。后为阳江县戒烟会总理。光绪三十一年,赴日本考察教育,并在日本明治大学分校教育法制讲习所毕业。光绪三十三年,为
(18661936)
68、李为涟
  李为涟(1866—1970)李为涟,号文漪,新余市水西镇白水塘村人。家境贫寒。18岁时,一面在村里设私塾,教蒙馆;一面刻苦自学,奋发上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附生。1907年他21岁时官费留学日本。1908年—1910年入日本普通中学,1910——1914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5年—1920年入东京大学医学部。由于他学习认真,成绩优异,深受指导教师盐田教授所器重,毕业后,聘为东京泉桥慈善医
(18661970)
69、朱砂之
  朱砂之(1866---1900)建水人,自幼参加白莲教,练习拳脚功夫。1890年参加天津义和团,1900年参加廊坊战役,作战勇敢,战役中数次怀抱装满屎尿的坛子冲向八国联军机枪阵地,将屎尿砸在联军机枪副手头上。后被联军击伤右腿,被捕后高喊“洋鬼子,我乃虎神营,尔等妖魔鬼怪速速退去”。后被日本兵枪毙。
(18661900)
70、梁砺金
  梁砺金(1866——1946)。自良镇古旺村人。从小有志气,1895年去香港,听了孙中山的革命宣传,接受“兴中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纲领,参加了革命,同年9月9日参加了广州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兴中会会员遭受搜捕,梁砺金潜回香港,不久去马来西亚攒钱支援孙中山革命。他深入到橡胶工人和采矿工人中去,想方设法多次帮助工人促使老板增加工钱和解决福利等问题,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不久
(1866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