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4)
31、张本政
  张本政(1865-1951),字德纯,祖籍山东文登,辽宁省大连市旅顺黄泥川屯姑子庵沟人。中国东北头号大汉奸。清同治四年(1865)12月12日生。父亲为普通渔民,中年落水而亡,遗下妻子和三儿二女。当时家境贫寒,曾念过4年私塾,后随母做小生意。光绪八年(1882),18岁,学木匠。次年,到旅顺与陈某合伙开办杂货铺。光绪十二年(1886)腊月,杂货铺关门停业,回家务农5年。光绪十七年(1891),27
(18651951)
32、张秋潭
  张秋潭(1865—1942),字开先,男,苗族,麻阳县岩门人。张秋潭,自幼爱玩泥巴。8岁入私塾,其书篮、课桌里皆藏泥。上课时,他目视塾师,手于桌屉内给塾师捏泥作像,常被塾师敲手罚站。张秋潭怨师不识己志,乃罢读归里,随父耕耘,闲下无事,捏泥作像,精益求精。捏泥日久,深知以岩缝之泥塑像最佳。所作的龙、兔、狮、马、十八罗汉、刘海戏金蟾等泥塑像,惟妙惟肖,在高村出卖,围观购买者赞叹不已,张秋潭远近闻名。清
(18651942)
33、钟荣光
  钟荣光,字惺可,广东香山县小榄(今中山市)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幼年随父至香港,入私塾,稍长返广州就读大馆。17岁中秀才后,从岭南国学名家吴道鎔举人受业。光绪十五年(1889),24岁的钟荣光中己丑恩科副贡后,在广州华宁里设大馆授徒。光绪二十年中甲午科举人。这时,他已名驰文苑,所作八股制艺文章,常在流行的《课艺日新报》、《文坛报》发表,读者日众。时值清政府甲午战役惨败,他目睹时政日坏,由是鄙弃功名,
(18651942)
34、杨春奇
  杨春奇(1865~1901),壮族,向都镇乐龙村坡沓屯人。幼年入私塾学习外兼练武艺,性格豪爽有侠风,常为人打抱不平。壮年后曾当过拳师收徒传艺。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土官更残酷压榨人民。各地群众秘密参加“0会”,互相帮助和反抗土官的统治。杨春奇在向武土州秘密组织“0会”,进行“拜台”活动,并与结安土州、奉仪土州“0会”首领张武和周大等取得联系,入会群众近千人,声势浩大,杨春奇被会众推为总头领。光绪二十七
(18651901)
35、赖际熙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攻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他移居香港,谢绝国事,专心从事教育和国学研究。民国二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
(18651937)
36、薛德远
  薛德远(1865—1911年)字子厚,寿州人。性刚直,好为人鸣不平事。酷吏赵仙舟任寿州知州时,枉杀无辜平民丁某。他义愤填膺,为丁诉冤状。赵得知情况,心甚怀恨,多次借事寻机报复。他隐匿乡间,待赵去任,始还故里。当他返回不久,有黄姓者,仗势欺人,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草菅人命,人多恨之。一次,黄杀某姓子媳,他代为诉状,几遭黄氏毒手。德远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入泮,十三年(公元1887年)补廪。二十
(18651911)
37、俞明诗
  俞明诗(1865—1923),字麟洲,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父俞文葆曾任湖南知府,兄俞明震,官至台湾布政使。俞明诗十八岁嫁给陈三立为继室。善操琴,自号“神雪馆主”,操琴雅室为“神雪馆”。癸亥年(1923年)六月二十九日卒于金陵散原别墅。有《神雪馆诗》。有子陈寅恪。俞明诗的父亲俞文葆,与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同为咸丰辛亥年的恩科举人。俞明诗有兄弟三人,长兄俞明震,字恪士,号觚庵,他的《觚庵诗集》由上海古
(18651923)
38、刘建封
  刘建封,字桐阶,号芝叟、疯道人、天池钓叟等,辛亥革命爆发时,改名刘大同。1865年(清同治四年)农历12月19日生于山东安丘临吾乡芝畔村。祖籍山东诸城逄戈庄,为清朝宰相刘墉的后裔,是杰出的政治家、民主革命家、诗人、收藏家、书画家。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刘建封因“有长白设治张守凤台、李牧廷玉之约”来到临江,“奉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委”任勘界委员,“勘奉吉两省界线兼查长白山三江之源。”
民主革命家(18651952)
39、杨嘉种
  杨嘉种(1865~1932年,(附陈清源)1853~1922年)杨嘉种,别名阿苗,泉州南门外亭店村(今属鲤城区江南乡)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于晋江县园坂村蔡姓人家,10岁时卖给亭店村杨孙獭为长子。孙獭与其弟孙椷先后往菲律宾,在独鲁万开设零售商店,兼收购苎麻、椰干等土产。孙獭于30多岁去世后,商店由孙椷发展成洽成行,在宿务、树里爻等商埠设分支行,成为拥资百万菲币的大商行。嘉种17岁时随叔父孙
(18651932)
40、王兰庭
  王兰庭(1865——1938)原名新苓,号畹香,六安县大牛集人〔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十五年进士及第,先后任会试考官、编修处纂修、国史馆总编纂等职。光绪二十九(1903年),擢入翰林院,帝授检讨,记名御史,为光绪皇帝的文学侍读,从二品。所撰《殿试御览》,光绪帝批语赞云:“词清似水,笔利如刀”。宣统元年(1909年),父丧,返六安守孝侍母,丁忧未满,辛亥革命爆
(1865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