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8)
71、邱道文
  邱道文 (1860---1947)清湖北通城人。字仁甫,名峻,别号嵩憔,拔贡,丁酉科乡试与弟邱道盛同榜中式举人,戊戌科会试后内转升主事,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刑部广西司兼贵州司行走。朝廷锐志维新下诏求直言,因上疏论时政得失条奏十事,洋洋万言,已亥至壬寅总办朝审两次,会办全国秋审两次。奉旨刑部主事,诰授朝议大夫。(补充:邱道文(1860---1947)清湖北通城人。字仁甫,名峻,别号嵩憔,拔贡
(18601947)
72、沈伯溥
  沈伯溥(1860~1940),字林森。律师。7岁至20岁,在大丰沈灶楚皋义学读书,后自学法律。清末,扬州三家盐商联合向沈灶海下灶户收取重租,灶民无法缴纳。沈伯溥知道后义愤填膺,自费到北京为灶民上诉,痛陈扬州盐运使包庇盐商的罪行。他毫不畏惧,冲进皇宫告御状,直到撤销重租才回沈灶。扬州盐商和沈灶劣绅见他这样无所顾忌进宫告状,都骂他“疯子”。从此,“大疯子”的绰号便叫开了。民国年间,沈伯溥历任沈灶市董、
(18601940)
73、加藤高明
  加藤高明(かとうたかあき,1860年1月25日-1926年1月28日),为日本明治大正期间的外交家、政治家,第24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三菱财团的女婿,其政府和政策在二战前最为民主,改组桂太郎创立的-会,使之与立-友会对立的政党,主张支持中国关税自主,采取对英美协调,坚持对华不干涉,仅维持日本之合法利益。加藤本人毕生提倡-。在职期间实行男子普选,裁减大量军队,削弱军部势力,减少贵族院权利,采用温和的
第24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18601926)
74、李应辰
  李应辰(1860~1922年),名应时,字宗聘,以官名应辰通行于世。祖籍同安县民安里十一都李厝。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中寮里。应辰从小好学,热衷武功。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淡水厅武学考试得第五名,光绪十七年中文举,文武兼备,在当地传为佳话。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民众群情
(18601922)
75、马富进
  马富进(1860—1933),东阳佐村谷岱(今佐村镇)人。7岁人学,11岁学篾匠,先后师事马炳彩、马章桂,苦学6年,技艺日进。自学诗词、书画、雕刻、铜锡镶嵌,融百艺于竹编。17岁后自开作坊,制作篾丝书箱(考篮),常年供不应求。擅长劈篾,丝细0.33毫米,光滑均匀,同行誉为“天下头把篾刀”。作品运用书、画、雕、镶诸手段装潢,配以自己设计的铜配件,雅致精美。1914年,曾应聘担任东阳县习艺所及设在兰溪
(18601933)
76、陈济坤
  陈济坤(1860~1932)字锦生,富林镇云利村人,赏戴花翎,廪贡生。曾任广西罗城、吴川等县县长,因不满朝政而辞职回乡。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东安县民响应辛亥革命驱逐清朝官吏,被推举为东安县县长。陈济坤出任东安县县长之初,山贼作乱,局势动荡。陈济坤先用钱物安抚、劝导县城一带的贼匪回家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后贼匪重操旧业,陈设法诱贼匪上门,把他们集中在一炮楼里,以最好的伙食款待,七天,未向上禀奏
(18601932)
77、钟文耀
  钟文耀(1860—?)“留美幼童”时期的钟文耀号紫垣,香山县人。清同治年十一年(1872)为中国首批公派留学30名幼童之一,由容闳带领赴美国留学,此时只有12 岁。1881年,清廷下令召回120名公派留学生,其美国耶鲁大学肄业回国。最初在上海港务局工作,不久便进入外交界,任清政府驻美使署通译官,驻日使署二等参赞、代办,驻吕宋总领事官,北洋洋务参赞兼保工局差,中日议约随员。其后任职沪宁铁路随办兼上海
78、郑钦
  郑钦(1860一1925),字幼亭,滨县(今滨城区)张集乡皂户赵村人。清末生员。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赴日留学,就学于日本宏文学院师范速成科。早期同盟会会员。归国后倡导新学。联合学界人士张保庆、郑连坤、刘起鹗等,募集资金,创立牡丹台私立小学堂,自任堂长,教授新知识,宣传新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郑钦、阎容德(字绶卿)等密邀滨州、惠民、青城、阳信、无棣、沾化、蒲台、利津、乐陵、商河等1
(18601925)
79、陈佑向
   陈佑向(1860-1934),字子荣,号葵村,横县陶圩樟元村人。光绪恩科举人。民国前参加同盟会。某次奉孙中山之命,密谋打倒陆荣廷,到广西宾阳县甘棠圩活动,当地“团总”请酒演戏,要他写对联,于是即席写了:“无端鼓角齐鸣,插雉尾,着龙袍,称霸称王,试问风光能几日?不觉鬼魔现象,假头盔,戴面具,非牛非马,焉知世上少斯人! ”此联讽刺辛辣,流传至今。民国初年当广西参议员,民国二年代理省参议长,因反对陆荣
(18601934)
80、赵寿眉
  赵寿眉 (1860—1943),又名赵锡其,字寿眉,号泉峰,以字行,弥陀寺乡赵家庄人,晚清贡生。习中医、研医术。民国19年(1930)应聘至汉中一药店坐堂行医。22年(1933)汉中伤寒、霍乱流行,曾治愈赵寿山部队官兵多人,不收赠礼。赵寿山赠“汉上人瑞”匾。年老回县行医,治病不分贫富疏亲;不避寒暑风雪,蜚声乡里。
(186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