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5)
41、陈光纯
  陈光纯(1853~1924年)陈光纯,南安梅山蓝园(今新蓝村)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生。幼年随父旅居菲律宾马尼拉,后继承父业,逐步发展成为马尼拉著名华侨富商。创办马尼拉华侨小学。光纯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极力主张发展实业和教育、科学以救国救民。孙中山在南洋宣传民主革命时,他积极拥护,慷慨认购孙中山发放的国债券。民国元年(1912年)起,投资100多万银元,在泉州市区购买大量房地产,购建房屋1
(18531924)
42、张祖祺
  张祖祺(1853-?),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人。清末广西官员。清咸丰三年(1853)生。光绪八年(1882),以兵部候补郎中身份,考取顺天乡试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以广西试用知府身份,考取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派办神机营核对处。五月十七日,授广西知府。光绪十七年(1891),任广西乡试内帘监试。光绪十九年(1893),委署广西思恩府(址在今广西武鸣县)知府。光绪二十年(189
43、姚文栋
  姚文栋(1853—1929)1902年3月至1902年5月出任山西大学堂首任督办。姚文栋,男,汉族.江苏省上海市人。1881年曾出使日本,继又调赴俄德等国作随同办事,周历东西两洋,熟悉外部情形。1891年6月任二品衔直棣候补道、查探印缅商情及滇缅界务,并绘图记载。嗣又任山西侯补道。平日讲求洋务。1902年3月为山西大学堂首任督办。1906年11月任上海佛教协会会董,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师议董,上海城
(18531929)
44、陈韶华
   陈韶华(1853~1923),字景虞,号曼秋。宿迁人。书法家。清季庠生。工书法,博学各家,尤致力于北魏及瘗鹤铭、李北海。名闻遐迩,书风影响至邳、睢、桃、泗诸县,有“无陈不成款”之誉。他教授门人,自编学书“四忌八德十六要”教材。执笔取凤眼式,运笔则始艮终乾,结构则计白当黑,论据颇中窍要。其书风深稳遒劲,大气磅礴。民国初年,金坛冯煦在上海主持义赈,他多次鬻书相助。其书作曾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章。民国1
(18531923)
45、杨著昆
  杨著昆(1853—1931)又名杨沅,字雅轩,号镜堂,环城(今南区)北台村人。自幼务农。清同治十二年(1873)赴檀香山,初为蔗园工人,继而开设粮庄和田馆。后又经营蔗园,开设糖厂,兼营房地产,成为檀香山稻糖业巨子,有“糖王”之称,又是商界知名人士。通过孙中山兄长孙眉结识孙中山,关系密切。热爱祖国,接受挚友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1894年加入兴中会成为骨干。1910年,鼓励和支持儿子杨仙逸投身祖国的
(18531931)
46、康国华
  康国华(1853~1916),扬州人。扬州评话艺人。是康派《三国》的创始人。幼年曾在钱庄和珠宝店学徒,因酷爱听书而致误事,被辞退。李国辉闻其事,收为学生。他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在师承的基础上,将“方口”改为“圆口”,语言流利,语调柔和,语汇通俗。说书注重表演,极目有物,出手有指,传神会意准确,刻画人物性格细致。擅说《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人称“康家三把火”,有“活孔明”之誉。1
(18531916)
47、刘士端
  刘士端(1853—1896)单县高老家乡西刘庄人。苏鲁豫皖“大刀会”首领。考过秀才,也曾练过排砖、排刀及“金钟罩”等武功。后自立“大刀会”,传授徒弟。到1894年(光绪二十年)会员发展到近10万人,遍布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十余个县。大刀会以“保卫身家”为口号与“土匪”对立,深得百姓拥护。天主教传入后,常和大刀会对抗,刘士端为此提出“兴华灭洋”“杀赃官”等口号。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 ,砀山
(18531896)
48、陈廷焯
  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与。生于丹徒,后流寓泰州。词学理论家。他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早年学诗,后习作词,是常州词派后期重要词人和词学理论家之一。中年潜心医道,颇能济人。他的重要著作《白雨斋词话》,是他“历数十寒暑”、“稿凡五易”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去世后两年方由其父陈铣峰审定付梓。《白雨斋词话》提出“沉郁”说,发展了张惠言的词学理论,主张“意在笔先,神余言外”。他反对
(18531892)
49、石鸿韶
  石鸿韶(1853~1923),字晋卿,寺村乡大井村人,少时曾师从郑献甫读书。清光绪五年(1879年)考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先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山西长子县知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升任云南楚雄永昌府知府,后调任云南迤西道(即腾越关道)道尹。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日(1905年3月7日),清政府委派石鸿韶与英驻腾越领事列敦会勘中缅北段边界,由于石鸿韶昏庸失职,在他所划的“绿色线”图,大体上以小江
(18531923)
50、许涵度
  许涵度(1853~1914)字紫莼。清苑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贡士。光绪二年(1876)补殿试,中进士,以知县分试山西。五年(1879),补授凤台知县。后任忻州(今属山西)知州,在任16年,迁潞安府(治今山西长治)知府。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许涵度以保护功擢冀宁道,署布政使,加强守备,防御八国联军西犯晋境。后擢陕西按察使,权布政使,因与巡抚不协,调任四川布政使
(1853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