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1、刘家谋
  刘家谋(1813~1852年)字仲为、苞川,侯官县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年40岁,卒于府署。著有《东海纪程》1卷,《东海小草》、《观海集》各4卷,《开天宫词》2卷,《操风琐录》4卷,《怀藤吟馆随笔》1卷,《揽环集
(18131852)
22、戚维礼
  【戚维礼】(1807—1852)字履白,清靖远县大芦塘(今白银市景泰县)人。清道咸年间水利官员。道光15年(1835年)乙未科第2甲第81名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再授中宪大夫,任工部主事。10后升任员外郎、督水司等职。任期内曾两次来甘肃视察水利。维礼事亲至孝,在京为官迎老母到京侍奉左右,并亲绘《娱乐图》以解老母思乡之情。道光30年(1850年)辞官归里。咸丰2年(1852年)病逝。
(18071852)
23、肖朝贵
  肖朝贵(约1820一1852)生于清嘉庆末年,武宣县河马乡下武兰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加入由冯云山组织的紫荆山拜上帝会。道光二十八年(1848),紫荆山拜上帝会从秘密活动转入公开斗争,地方官吏和土豪劣绅十分恐惧,相互勾结逮捕冯云山,逼走洪秀全。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肖朝贵与杨秀清挺身而出,组织群众捐钱疏通官府,营救冯云山出狱。金田起义前夕,肖朝贵回武宣东乡招-众,动员同族兄弟参加起义,
(18201852)
24、彭舒萼
  彭舒萼(?~1852)字棣楼,长沙人,清道光九年(1829)进士。选庶吉士,由编修授永昌知府。适保山吏役以苛敛激变,奉命前往处理。尽除陋规,民变平息,杀会党首领黄赞,镇压起义军,升道员。后调梧州知府。咸丰元年(1851)署广东高廉道,解灵山城围。次年授湖北汉黄德道,适太平军逼湖南,檄赴韶州设防,不久病卒。
(?~1852)
25、张家彪
  张家彪(?~1852),字晓耘,今临湘市人。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考取国子监学正;十三年,补诚心堂学正;十八年,升修道堂助教,兼管俄罗斯学。咸丰二年(1852)授云南马龙州知州,仅数月而卒。他性质朴,博通经史,兼工书法,善诗文。著有《辰厅半学草》、《时艺》。
(?~1852)
26、王兆琛
  王兆琛(1786—1852)原名王兆玺,字西舶。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江南道监察御使,江西、安徽、甘肃等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职。1846年擢升山西巡抚。1849年被革职查办。1852年卒于新疆。
(17861852)
27、许乔林
  许乔林(1775-1852) 字贞仲,号石华。祖籍安徽,生于四川乐山县其父的任所。清雍正末年,其高祖许洪中、许德中兄弟俩弃文经商来板浦;其父许介亭做过乾隆年间的运河通判,著有《河防秘要》和《位卑言高录》等书。许乔林排行第二,与其胞弟许桂林被时人誉为“东海二宝”、“板浦才子二许”。乾隆四十一年(1776),许乔林随生母吴氏回板浦。乔林少年时即崭露头角,诗词歌赋无有不通。嘉庆五年(1800),仅25
(1775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