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3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3)
21、朱炎昭
  朱炎昭(1835—1921),字鸿升,号飞仙,阜阳县朱寨(今属阜南县)人,著名塾师、画家。朱炎昭出身农家,7岁入私塾,9岁丧父,备尝艰苦,勤奋好学。清咸丰三年(1853)18岁的朱炎昭携母逃难,母亲死于途中,朱炎昭栖身于颍州西湖环翠亭,后流寓太和县,在赵庙当塾师。不久,朱炎昭北上鹿邑,仍当塾师。同治三年(1864),30岁的朱炎昭赴淮阳应童子试,因受当地势力排挤而落榜。其后被鹿邑名儒王祖桐之父收为
(18351921)
22、吴大澂
   吴大澂(1835-1902年),江苏吴县人。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官至湖南巡抚。光绪六年(1880年),清政府曾派他到东北督办三姓、宁古塔、珲春等地屯垦和防务事宜。吴到东北后,立即进行移民实边试办屯田和编练近代化边防军的措施。吴光绪六年(1880年)来东北进行移民实边和驻军屯田工作。光绪七年(1881年)开始,确定重点地区为三姓、宁古塔一带。向清朝奏请与俄接壤处全部开垦,三、四十里建立一屯、招
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18351902)
23、阿道夫·冯·贝耶尔
  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 Von Baeyer,1835—1917年)德国有机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出生1835年10月31日,当东方刚刚透射出一道微弱的晨曦时,在柏林的约翰·佐柯白中将的家中,突然传出一阵阵婴儿啼泣的声音。约翰望着这个刚诞生的小生命,脸上堆满了欣慰的笑容。这个婴儿名叫阿道
诺贝尔化学奖(18351917)
24、郑学文
  郑学文(1835~1919)浑号郑老五,利辛县城北郑小集乡西郑庄人,捻军的文墨师爷,太平天国封镇殿将军、转本御史。郑学文幼读私塾,后辍文习武,少有大志,聪敏慧黠。清咸丰二年(1852 年)十一月,亳、蒙、凤、宿、永(河南省永城)捻首至雉河集(今涡阳县城)会盟,郑学文亦至。后在张乐行麾下,深为张器重。咸丰五年,各路捻军首领再次集雉河-盟,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决定反清举义,郑学文起草义军文告,参
(18351919)
25、任熏
  任薰(1835—1893),清代画家。字舜琴、阜长,籍贯萧山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兄任熊、侄任预、族侄任颐被后人合称“海上四任”。善画人物、山水、花卉、禽鸟。亦长于园林设计。其人物画取法陈洪绶及任熊,神态肃穆,面部夸张,须髯细密,衣纹飘逸。然奇躯伟貌,别出匠心,尤其晚年大作,运笔有如行草,气势沉雄。花鸟画则工写兼善,取景布局,富有奇趣。作品有《 松菊锦鸡图轴》、《花鸟图轴》等。
(18351893)
26、吴大徵
  吴大徵(1835-1902)初名大淳,为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愙 斋、郑 龛 、白云病叟。江苏吴县人。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 ,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官。曾参左宗棠西行大营,在吉林助铭安练兵,故参与中俄边界及中日订约之交涉。中法战争时会办北洋事宜。中日战争时又疏请参战。 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为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著有
金石考古学家,书画家(18351902)
27、清文宗婉贵妃
  婉贵妃(1835—1894)索绰络氏,左都御史奎照之女。咸丰帝嫔妃之一。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二十一册封婉常在,居景仁宫,九月十一晋婉贵人,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晋婉嫔,五年(1855年)十二月二十八行册封礼,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十,穆宗尊为皇考婉妃,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六,德宗尊皇考婉贵妃居寿康中宫,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七日崩逝,终年约五十八岁。
(18351894)
28、王渠
  王 渠 (1835—1906),字文佩,号屏山,长林乡杨寨人。幼家贫无力求学,得师赵烈臣照顾进学,刻苦自励。咸丰十一年(1861)以拔贡生赴省考举人不中,授户部小京官,后升主事户部山西司员外郎。光绪初年,从家信中得知沔县水灾严重,民不聊生,专摺奏准,减免灾区田赋。曾在汉南书院(今汉中中学)主讲10年,供职期间收藏古书较多,回乡时将一半(百余卷)捐赠汉南书院,另一半除散毁外,土地改革时由家属交褒城一
(18351906)
29、卫汝贵
  卫汝贵(约1835-1895)清末淮军将领。安徽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初入淮军随刘铭传镇压捻军,后升总兵。1894(德宗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战争时,李鸿章命率骑兵、步兵六千余人,进驻平壤(今朝鲜首都),守西南门及南门,他不积极抗敌,却-军粮、军饷,致使全军大哗。所部军纪极坏遇敌就逃跑。九月,日军攻平壤,他率军逃窜平壤陷落。后与叶志超弃地狂奔逃至沈阳。次年,被押解至京(今北京)处死。
清末淮军将领(18351895)
30、顾澐
  顾澐(1835-1896),字若波,号云壶、壶翁,以字行。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吴门画师中清季一流山水名家,其仿古称能,水墨丹青,小帧巨幅,皆得四家遗意,汲古功深,气格醇穆,观之怡然有山林之思。间作花卉、人物,近于新罗。光绪十四年(1888)游日本,遍览东京诸胜,所画一树一石皆备受赞赏。长期鬻画沪上。出版有《顾若波山水集册》。
萍花九友(1835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