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唐仲冕
  唐仲冕(1753—1827年),字六枳,一字陶山,湖南善化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嘉庆七年(1802年)任海州知州。上任伊始,用计谋捣毁盐枭巢穴,收捕了常窜至海州烧杀掠夺的山东曹、沂一带的歹徒,民众得以安居。同年,唐仲冕首捐养廉金,发动海州、赣榆、沭阳士民捐助,建筑石室书院,招一州二邑诸生肄业。率海州士民开挖甲子河(从海州东门往北,过护城河往东,至孔望山东新浦口,接朐山河达于板浦)。
(17531827)
12、伍昌臣
  伍昌臣(1757—1827年),今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板场乡伍家台人,是宣恩“贡茶”的首垦者。昌臣曾祖父伍启先,于清康熙年间定居板场,世代贫寒,昌臣在成家立户后,致力发展多种经济生产,积累生产技术,种植蓝靛,他生产的蓝靛质量好,品种多,有青、蓝、苏月、毛蓝各色,行销四川。后来又培植茶园,他选择适宜的地势、水土,开垦荒地,种植茶叶,改进生产技术,实行除草施肥,茶叶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他精心采摘制作
(17571827)
13、刘清
  刘清(1742—1827),字天一,号松斋,贵州广顺人。由拔贡议叙,授四川冕宁县丞,擢南充知县,政声为一省之冠。嘉庆元年,教匪起,清得民心,募乡勇五百人击贼,人乐为用。贼自为民时知其名,遇辄避之。继从总督英善剿达州匪徐天德,数捷,率乡勇罗思举赴贼营谕降罗其清,未得要领;而徐天德与王三槐、冷天禄合陷东乡。二年春,始复之,遂署东乡。三年,署广元县事。四年,补忠州,加知府衔。六年,以功复原官,仍授建昌道
黔中三奇男(17421827)
14、李林松
  李林松(1770~1827),字心庵,号易园,闵行人。祖籍河南商丘,九世祖迁华亭颛桥,十二世祖从颛桥迁闵行定居。清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土,授户部主事。嘉庆六、十三年,先后任广东乡试副考官与广西乡试副考官。嘉庆十六年,母在京病逝,全家从北京扶柩回闵行。从此,不再出仕。嘉庆十八年主纂《嘉庆上海县志》。嘉庆十九年修纂《嘉庆松江府志》。道光三年(1823年)应金华令黄金生之聘,主纂《道光金华志》。返
(17701827)
15、朱松龄
  朱松龄(?—1827年)号苍山,朱汝珍伯祖父。祖籍太和镇八片村,朱澧之子。20岁补弟子员,旋作禀生。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优贡选入国子监读书,嘉庆年间受命纂辑《清远县志》,一载书成。清道光四年(1824年)任阳江县训导,专心课士,创建学宫,次年倡修阳江尊经阁,深得阳江文化界的信赖和尊重。后被聘为阳江濂溪书院两任山长。清道光七年病逝于书院。朱松龄生前博览群书,著有《四书口义》十三卷、《香芸斋各
(?~1827)
16、林宾日
  林宾日(1749—1827),原名天翰,字孟养,号晹谷,籍贯侯官(今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之父。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教育态度暨讲究又开明。他不只重追求学问,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求体罚,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个人家庭岁贡生,一生未仕,以教读为业。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林宾日娶妻陈轶。生子三:鸣鹤(殇)、则徐、需霖;女八。
民族英雄林则徐之父(17491827)
17、范士华
  范士华(?~1827),海门县(今海门市)茅家镇人。父亲早亡,寡母瘫痪在床,家中贫困不堪。范士华以行乞赡养母亲40年。每天东方日出,范士华即携篮带罐,外出乞讨。讨得较好的饭菜立即送回给母亲吃。有一次犯想吃鲜鱼,范士华上集市买鱼,选好一条,卖主索价36枚铜钱,范搜凑不满数,只好将鱼放置一边,嘱卖主别卖掉。但待他讨得钱来取鱼时,卖主说:“那条鱼已被衙门里的人买去。”范士华立即奔至厅署,哭诉0卧病在床
18、爱新觉罗·奕纲
  爱新觉罗·奕纲(1826年-1827年),清朝道光帝第二子。奕纲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廿三,生母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奕䜣的亲生哥哥。奕纲只活了5个月,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初八,奕纲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哥哥为顺郡王,谥号和。
(18261827)
19、汪廷珍
  汪廷珍(1757年-1827年),字玉粲,号瑟庵,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十二岁丧父,由母亲程氏扶养成人。早年科考不顺,乾隆五十一年中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考中己酉科一甲第二名进士,与阮元、伊秉绶同年,授编修。历官礼部侍郎。二十二年署翰林院掌院学士。任大椿很看重他,称他是国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端。著有《实事求是斋诗文集》。
(1757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