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9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陈端生
  陈端生(1751—1796),字云贞,女,清钱塘(今杭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世家。祖父陈兆崙为乾隆时太仆寺卿,文学家。父亲陈玉效举人出身,官至山东登州知府。母亲汪氏是云南大理知府汪起岩的女儿,能诗善文。端生自幼受家学熏陶,长于诗文。嫁淮南范秋塘后,与丈夫以诗唱和。后范秋塘为继母控告忤逆,被遣戍新疆伊犁边塞。陈端生在家奉侍继母,备受斥责之苦。为抒发对丈夫的思念,她撰写弹词《再生缘》,托名元代女
清代女弹词家(17511796)
12、冯成修
  冯成修(1702—1796年)字达夫,号潜斋。丹灶梅庄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适文选司员外郎,充乾隆十五年福建副考官,升礼部祠祭司郎中。乾隆十八年典试四川;二十四年督学贵州,曾制订学规训士,巡试所至,讲求实学,端正文风。不久,被召回京。年61假归,掌教广州粤秀、越华书院,受业数百人,世称“潜斋先生”。乾隆六十年再赴京参加“鹿鸣宴”。翌年卒,年95。成修性耿介,关心乡
(17021796)
13、胡建伟
  胡建伟(1718年~1796年),又名式懋、勉亭。乐平古灶村人。少时聪敏好学,因勤劳过度咯血,仍苦读不辍。清乾隆三年(1738年)考中举人,次年又考取进士。先后任河北无极、正定及福建福鼎知县。在福鼎任内,以该县地处闽、浙要冲,官吏过往频繁,常要征用民房,胡到任后,另建馆舍接待往来官员,使百姓不受烦扰。未几,调任永定县,继调闽县。时有叫戴乙的人,冒充官吏,横行作恶。胡将他拘捕加以惩罚,全县称快。后升
(17181796)
14、李御
  李御(1712-约1796) 字琴夫,号萝村,晚号小花山人或小花樵长,镇江人。性情孤洁,厌恶时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应王文治之邀到北京。蒋和宁、毕沅、蒋士铨、诸重光、董潮等馆阁名流,对他的诗都很钦慕,集资替他捐了监生,劝他应顺天乡试,认为必取高魁,结果仍然下第。而他本人则在出闱后就离开北京到山西游览去了。从山西回来后,家境益穷,晚年常寄居僧寺。他的诗清新俊逸,不刻意修饰,而具天然之美。
清诗人(17121796)
15、邵晋涵
  邵晋涵(1743-1796) 清朝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字与桐、二云,号南江。高宗乾隆时进士。后充四库馆纂修官,史部之书多由其最后校定,提要亦多出其手。授翰林院编修,仍纂校《四库全书》兼辑《续三通》。晚年擢翰林院侍讲学士,兼文渊阁直阁事历充《万寿盛典》、《八旗通志》、国史馆《三通》》馆纂修官,并任国史馆提阁,兼掌进拟文字,前后任职史馆十余年,名卿列传,多出其手,曾辑佚《旧五代史》。所作《尔雅正义》
清朝历史学家(17431796)
16、石三保
  石三保(?-1796) 清朝苗民起义首领。苗族。贵州松桃(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1795年(高宗乾隆六十年)与石柳邓、吴八月等领导黔东北和湘西一带苗族农民起义。1797年1月14日,在平陇(今湖南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境内)后山贵鱼坡战斗中,石柳邓牺牲,石三保、吴八月继续战斗,后不详。
清朝苗民起义首领(?~1796)
17、吴天半
  吴天半(1772――1796),苗族,生于腊尔山苏麻河,是乾嘉苗民起义的杰出领导者之一。乾隆皇帝曾下“谕旨”,曰吴天半“恶贯满盈,神人共愤”,要“隐诛其魄”,足见吴天半在清统治者心目中的分量和在起义部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初,吴天半与永绥厅、松桃厅苗族首领石三保、石柳邓及吴八月等发动了乾嘉苗民起义。云贵总督福康安率领云、贵、川、两湖、两广七省兵力进剿,吴天半不惧敌顽,率领苏麻
乾嘉苗民起义领袖(17721796)
18、钮祜禄·和琳
  和琳(1753-1796) 清朝将领。姓钮祜禄。权臣和珅之弟。初自笔帖式累升为湖广道御史,历官至工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四川总督。乾隆中,督理平廓尔喀军事粮饷并筹善后事宜。后率兵镇压贵州、湖南苗民起义,先后任参赞大臣,继福康安为统帅。曾进封一等宣勇伯。嘉庆元年卒于军,谥忠壮。
(17531796)
19、蒋宗海
  蒋宗海(1720~1796),字星岩,号春农,晚号冬民、归求老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生。镇江人。知名藏书家。幼年聪颖,6岁就学着做诗,稍长每天读书到三更,自题居室名“一月得四十五日之室”。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并为皇帝校录《通鉴纪事本末》。两年后父亲去世,蒋回家守制,从此就不再为官。蒋宗海善作散文,文名远播。他嗜书如命,家藏书籍3万多卷。一面读书一面校雠
(1720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