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8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
11、徐泽醇
  徐泽醇(1787年-1858年),字梅桥,号乐天翁。汉军正蓝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三甲进士,榜名英魁。道光十二年(1832年)授官吏部主事。历升员外郎、郎中。道光十九年(1839年)外放四川重庆府知府,累擢山西河东道、江南河库道。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升湖南按察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山东布政使,次年升山东巡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署河东河
清朝政治人物(17871858)
12、杨国翰
  杨国翰(1787-1833年)字凤藻,号丹山。原籍是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二月五日出生于云南云州勐麻(今云县大寨镇梨园村)一个中等商人家庭里。杨国翰是清朝嘉庆年间云南“五华五才子”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道光年间宦迹浙江奉化、诸暨、海盐、仁和(今杭州)、海昌(今海宁)、玉环分府各地。著有《漉血战》、《留书缅》、《观贡象》、《神舟渡》、《鸡血膏谣》、《寄池龠庭》、《
五华五才子(17871833)
13、许梿
  许梿(1787—1862),初名映涟,字叔夏,号珊林,海宁长安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在山东平度知府任内,以吏事精敏,善决疑狱著称。7年共审结新旧案13600余件,多所平反,并著有《洗冤录详议》。后调守镇江,适洪水泛滥,亲率舟楫往来赈恤灾民,发放衣食,救活甚众。博通文字学、医学,著有《说文解字疏笺》、《识字略》、《古韵阁宝刻录》、《外科正宗》、《咽喉脉证通论》等;编订有《六朝文絮》,选择
(17871862)
14、张金吾
  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一字月霄。常熟人。少学古诗文,及长,读书于祖父张仁济“照旷阁”藏书楼,校《太平御览》诸书。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补博士弟子员,不久弃去。又潜心经术、目录学、训诂学、金文学。致力于藏书,积10年,合先人旧籍,计8万余卷(一说10万4千余卷),藏于“爱日精庐”中。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选其中宋元旧刻及抄本,编成《诒经堂续经解》1436卷,以补《通志堂经解》之
(17871829)
15、沈廷枫
  沈廷枫,(1787—1870),字兼三、香塘,号丹林。福建侯官人,擅书画。沈家世代清贫,无科名官职。沈廷枫娶林则徐的六妹林蕙芳为妻,长子早夭,次子就是沈葆桢。沈廷枫是一位教书先生,靠每个月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林惠芳娴熟勤快,不但终日替别人做女红补贴家用,而且还负责了沈葆桢童年时代的教育。道光十二年(1886年),沈葆桢11岁那年,沈廷枫考中举人,紧接着赴京应礼部试时,把沈葆桢带上,不是带到京城,而
(17871870)
16、颜筱园
  颜筱园( 1787~1879),又名尔梧,字凤甫,号蔼人,监生,连平元善镇人。曾任按察使司照磨,是清代连平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颜筱园生长于缙绅世家,却无意功名,一心学医,尤对眼科学有所得。其医术高明,远近闻名,曾治好不少眼疾患者。清道光年间,他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写成医学专著《眼科约编》,并刊刻成书传世。该书对眼病的预防,眼药的制法、药引、服法等方面均有独特的见解,在医学界影响颇深,为后人留下了一份
(17871879)
17、沈懋德
  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卒于咸丰三年(1853)的沈懋德,原籍浙江湖州竹墩,明末,其七世祖为避兵乱迁居雪巷,世代躬耕,节俭自持,家资日富,至懋德时,已积有田产万余亩。他广施善举,好交文友,喜藏书籍,尤多刊刻历代遗书,历时二十寒暑,先后校订刊刻张潮、杨复吉所辑《昭代丛书》四百种以及王鸣盛《蛾米编》、吴翌风《国朝文徵》等,计达数千卷。后他又收罗沈惟鐈、林则徐的有关绪论,续辑丛书一百余种,成为当
(17871853)
18、侯登岸
  侯登岸(约1787-约1860),字穆止,号华楼山人,今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南关村人。为人闲静寡言,不慕荣利,惟以读书为事。他一生喜欢游览山水,曾两次游泰山、崂山,历览龙洞、云门诸胜景,凡是所到之处,都纪以诗文。生平撰述甚富,尤其留心地方文献,著有《掖乘》、《掖海杂志》、《海岱人物志》、《国朝海岱文士小纪》、《乡里景芳集》、《莱郡经籍考》等,皆可备掌故,成一家之言。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出任《再
(17871860)
19、黄钊
  黄钊(1787~1853),字谷生,号香铁,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蕉城陂角霞黄村人,清代著名诗人、方志学家和教育家。嘉庆二十四年甲申科举人。在京充国史馆缮书多年,后三入潮州讲学。他才华横溢,著有《读白华草堂诗集》《诗纫》《赋钞》《铁合随笔》等诗文集。在京师,他与张维屏、黄香石、林辛山、谭敬昭、吴秋航、黄小舟一起,被称作“广东七子”。在嘉应州,他与宋湘、李黼平齐名,被誉为“梅诗三家”。黄香铁又是一位
清代著名诗人、方志学家和教育家(17871853)
20、胡万年
  胡万年(1787~1860)字湘乡,宁乡人,清代著名石刻家。尝为陶澍刻御书“印心石屋”四字,又为万贡珍镌《陈维崧填词图》,由是声名大振。咸丰十年(1860)被曾国藩招入幕府,目为雅士。彭玉麟修复长江诸名胜,勒石纪功,亦请其摹刻。晚年嘱子侄将所刻董其昌书《金刚经》及《兰亭帖》、唐寅《曲水流觞图》藏之岳麓崇圣祠侧。
(1787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