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8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朱筠
  朱筠(1729—1781),字竹君,一字美叔,学者称笥河先生。其先家浙之萧山,曾祖必名始居京师,遂为顺天大兴人。年十三,通七经。与弟朱珪少皆以能文有声于时。大学士诸城刘文正公延居邸第,﹝刘统勋﹞凡参决大事,每从咨访,中乾隆癸酉乡试。明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方略馆纂修官。及丁父忧,服阕后,无意出仕,欲作名山大川之游。会上夙闻公名,召坐询家事,使为强起,辞不获已,遂复就职。即授赞善。旋
(17291781)
2、李湖
  李湖(约1739年前后在世),字又川,一字又徐,号恕斋。世居南丰县城北,其父李凤诏始迁居南昌湖中。乾隆已未(1739)进士,选任山东武城知县,调郯城,迁宁海知州。乾隆东巡时召之应对,擢泰安府知府,调直隶大名府,复调保定府。宣化县民进京状告其县令贪暴不良,总督委派李湖负责调查。李湖审讯属实,请求劾黜该县令,总督开始不允。李湖据理力争,良久,依然无效。他长揖而出,愤然而言:“可以离开了!”催促家丁整理
清朝大臣(?~1781)
3、马明心
  【马明心】(1719—1781年)又名马明新,字复性,回族,经名易卜拉欣,道号维尕叶·屯拉(又译为:维叶·屯耶拉海),会宁县关川(今白银市会宁县头寨镇马家堡村)人,祖籍甘肃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地区武都县),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又译为“哲合林耶”)门宦创始人(穆斯林语称道祖或筛海)。清康熙初年其祖入籍会宁关川,后因灾荒其父先后迁徙巩昌(今定西市陇西县)、金县(今兰州市榆中县)马家坡、河州(今甘肃临夏
清代伊斯兰经学家(17191781)
4、宫兆麟
  宫兆麟(?—1781)字伯厚,中国江南怀远人,清朝大臣。自贡生授湖北安陆通判,累迁至山东粮道。乾隆三十一年,授湖南按察使。桂阳州民侯七郎殴杀从兄岳添,贿其兄学添自承。知州张宏燧谳上,巡抚李因培疑之,令兆麟详鞫得实。因培调福建去,巡抚常钧庇宏燧,以七郎呼冤劾兆麟,兆麟亦入奏。上遣侍郎期成额会总督定长按治,如兆麟谳;兆麟又发宏燧买金行贿状,期成额等奏闻,逮讯,买金非行贿,乃迎合因培及湖北布政使赫升额意
(?~1781)
5、王亶望
  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初为举人,捐资得知县。历官甘肃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以实仓储为名开捐例,虚报旱灾,贩粟分银,数额达数百万以上。最终落得被斩首的下场。王亶望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后来拿钱买了个知县。几年之后步步升迁,官至浙江布政使,并暂代浙江巡抚一职。王亶望向上爬的秘诀就是用钱开路,行贿送礼,巴结上司。他被调任甘肃后,搞起了“捐监冒赈”的勾当。所谓“捐监”,
清朝中期政治人物(?~1781)
6、马襄
  马襄(1694~1781)马襄,字事畴,号犁云,别号大痴道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出生于连城(原长汀)四堡马屋一个仕宦之家。为明右都御史马驯之七世孙。父马宁,为宁化守备。襄少时随父寓居宁化,与黄慎友善,志趣相投,二人皆善画,每游山揽胜,各自挥毫写意,互相砥砺,终成一代画苑名家巨擘。襄虽出生仕宦名家,然秉性淡泊,不求闻达,一生镕经铸史,不求功名,惟与书囊画笔为友,怡情山水,徘徊垄亩,与渔夫樵子
(16941781)
7、黄仪臣
  黄仪臣,长汀三洲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生于民间医生家庭。他自幼立志学医,扶危济贫,因自号“力扶”。他医术高明,被誉为“-”。雍正二年(1724),汀州知府李璋之子患疑难杂症,久医无效。经仪臣治疗,药到病除。李特赠“蜚声上国”金匾,从此,更是遐迩闻名,门庭若市。一次,仪臣外出行医,见一骨瘦如柴跛脚老人,病卧路旁,生命垂危。仪臣将其背回家中,精心治理,老人转危为安,这位老人原是民间医生,善制丹
(17021781)
8、查礼
   查礼(1716~1781) 字恂叔,号铁桥、俭堂,顺天宛平(今北京)人。清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报罢。十三年由监生以资授户部主事,历官庆远同知、太平知府、四川宁远知府、 四川按察使、布政使、湖南巡抚。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在广西任职8年,建丽江书院,亲自督课。在太平府设学政行署,使学子免受应试路途劳苦,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十九年,奉命至兴安督修灵渠,并探究湘漓之源,考察沿江之支流干渠别
(17161781)
9、谢廷诏
  谢廷诏(1723~1781),字兴士,号紫峰,清博罗人,1760年(乾隆二十年)举人。历官署直隶海盐场、题补无极县,卢龙县、唐县,移深州通守。在无极县时,有兄弟争产诉讼,廷诏剀切训告,使归家熟思,兄弟感泣,和好如初。深州多水患,廷诏亲临现场观察形势,增筑河堤,百姓感恩戴德。唐县土地适宜种稻,但水患严重,廷诏动员百姓疏河排涝,改涝地为稻田,每年增收稻谷数十万石,民以丰裕。唐县无书院,廷诏捐出俸银创建
(17231781)
10、吴颖芳
  吴颖芳(1702—1781),字西林,自号树虚,清仁和(今杭州)人。出身商人世家。15岁时父亲去世,家业沦入奸商之手,所得父业财产不到一半。一次赴县应试,遭到吏役呵斥,引以为奇耻大辱,从此不再应举,惟以发愤读书自娱。他与厉鹗往来甚密,常在桑麻田间促膝长谈,推讨史传旧事。家有桑竹园池之胜,游客常至,必以赏花、钓鱼、下围棋、赋诗、吹笛、鼓琴等相待,尽欢而散。颖芳博览群书,精于六书、音乐,能诗善文,通古
(1702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