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7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张达京
  张达京(1690-1773),字振万,号东斋,彰化葫芦墩人。康熙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一日(1690年11月21日)生于广东潮州府大埔县,躯干高大,长耳垂肩,仪表魁伟。少曾营摊商于乡里。康熙五十年(1711)渡台,居岸里社。达京晓番语,识番情,值疫疠流行,乃以医术行于其间,活人无数。土官阿莫称其才德,以女妻之,人称“番驸马”。其后又续娶西势尾、乌牛栏等六社头目之女。雍正元年(1723)任岸里五社总通事。
(16901773)
12、常纪
  常纪,1728年(戊申年)出生,法库县三面船镇栖霞堡村人。1753年(癸酉年)在沈阳城南保安寺读书,时年26岁,考举人迟迟不中。仍继续刻苦努力,奋发向上。1756年(丙子年)考中举人,时年29岁。1757年(丁丑年)考中进士,时年30岁。1764年(甲申年)冬离家赴京都候官,时年37岁。1765年(乙酉年)在北京候官,时年38岁。1767年(丁亥年)任四川省西充县知县,时年40岁。1768年(戊子
(17281773)
13、胡亦常
  胡亦常(1743-1773年)字同谦,号豸浦。均安豸浦人。性至孝,有大志,好古学。乾隆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举。年二十五,即以诗名,以五言最为出色。主要成就著有《赐书楼诗集》。钱大昕称其诗“妙悟天成,能于南园五子外自成一家”,《粤东诗海》亦称其“敏悟高妙”。入都后,与钱大昕交。既下第南归,与戴震同舟,手录其所著书,拟刊之。又致书钱大昕,欲志于经术。以多啖瓜粜解喝,得胃寒疾,抵家病卒。殁后,
岭南三子(17431773)
14、朱仕玠
  朱仕玠(1712~1773),字壁丰,号筠园,建宁-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生,先后任德化、凤山、尤溪、台湾教谕。后被任命为河南内黄知县,未到任就去世。朱幼聪慧,壮年与弟仕琇同游京师,琇以古文扬名,玠则以诗为沈德潜、黄叔琳等所称许。黄说:“吾师新城先生(新城先生,即王仕祯)殁后,不见此调久矣!”作有《筠园》、《谿音》、《音别》等诗集及《小琉球志》。
(17121773)
15、丁一焯
  丁一焯(1693-1773) 字日峰,号乾斋,自号南岳老人。清时湖南衡阳白沙洲人。康熙时生员。平生精于诗、书、琴三艺,尤以草书见长。丁一焯在书法上成就非凡,《清泉续志人物方法技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均有记载。著有《书法粹语》一书,对写字的运腕、运肘、运神、运气、结构布局等方面论述详尽。
(16931773)
16、边连宝
  边连宝(1700-1773),字赵珍,后更肇畛,号随园,晚年自号茗禅居士。直隶任丘边各庄村人。生于公元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卒于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清代中叶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性情耿介,不依阿流俗,精通经、史、子、集,诗著有《随园诗草》。与钱陈群、李绂、戴亨、胡天游、蒋士铨相知,与纪晓岚、刘炳、戈岱、李中简、边继祖、戈涛并称为“瀛州七子”。父汝元与同里以诗艺相切磋,连宝能
(17001773)
17、黄振
  黄振(1724~1773),字舒安,号瘦石,又号柴湾村农。清雍正二年(1724年)出生于如皋柴湾。少年时代即勤学苦读,博览群书。对四书五经、场屋制艺漫不经心,但对诸子百家、史、诗、古文词、唐宋说部爱不释手。“博综群籍,挥洒千言”,“诗学渊博,不名一家”。赴京应试,不第。回乡筑斜阳馆隐居,馆仿冒襄水绘园。与刘名芳、江片石、黄慎、郑燮交往甚密。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创作昆剧《石榴记》4卷,次年完
清代戏曲作家(17241773)
18、刘统勛
  刘统勛(1699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中国山东诸城县逄戈庄村人。雍正年间进士,授编修。乾隆时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颇能进谏。参与四库全书编辑,并担任四库全书正总裁,去世後被谕文正,以表彰他清正廉明,忠心为国。刘统勋(1698-1773) 字尔钝,号延清,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山东诸城人。他1724年(清雍正二年)中进士,入仕途。1729年任湖北乡试正考官。1736年升内
(1699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