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佟佳·隆科多
  佟佳·隆科多(?—1728年),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次子,清朝大臣。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就是这个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这与他在雍正即位之后飞黄腾达、显赫一时有着直接关系;他最终为雍正所猜忌,屡遭打击,直至被圈禁而死,实际上
步步惊心,甄嬛传(?~1728)
2、林绍祖
  林绍祖(约1645~1728年),字衣德,号丹麓。漳浦县城城南(今县城绥南尚书府)人。约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尚书林士章玄孙,汝诏曾孙。祖父友筠,南明隆武举人。父早逝,母亲守寡。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率军入漳,部属分攻各县,母携绍祖随邑人走避漳州城。八月,城中无粮,竟至杀人充饥。绍祖年幼,被守门兵捉去放在桶中,门兵磨刀切切,将被杀食,幸亏同乡发现,及时抢夺救出,免遭残杀。九月,援兵赶
(16451728)
3、田从典
  田从典(1651—1728)字克五,山西阳城人,清朝大臣。父雨时,明诸生。寇乱,挈子及兄之孤徙避,度不能兼顾,弃子负兄子以走。贼退,求得子草间,即从典也。从典笃学,以宋五子为宗。康熙二十七年,成进士。旋居父丧,事必遵家礼。服终,就选。三十四年,授广东英德知县。县地瘠,赋籍不可稽,诡寄逋逃,民重困。陋例两加至八九钱,名曰“均平”。从典尽革之,清其籍。四十二年,行取,四十三年,授云南道御史。疏言:“督
清朝大臣(16511728)
4、李蟠
  李蟠(1655年7月2日—1728年5月9日),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江苏徐州(铜山)人。祖籍河北真定,元朝至正年间迁来今丰县梁寨镇程子院村,自二世祖迁居今丰县大沙镇六座楼村。明末祖上从丰县前四楼徙居徐州户部山,李蟠就出生在徐州户部山。他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弇,是南明小朝廷弘光年间的拔贡。今徐州丰县梁寨镇黄楼村李蟠先祖居住地有状元碑亭、李蟠纪念馆,为丰县重点文
清朝康熙年间状元(16551728)
5、邓伯生
  邓伯生(?~1728),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武明州万安二都人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居会泽挖泥寨,为当地烧制砂锅、茶罐的创始人。康熙年间,东川(今会泽)铜、铅矿产业兴旺。大批湖广湘黔商人陆续进入东川办矿经商。邓伯生到东川后,先寄居卡郎、黑土基一带,后来发现挖泥寨土质优良,适宜烧制土陶器皿,便率先举火试制。最初,只是烧制铅罐供矿山冶炼之用,深受矿厂欢迎。但邓伯生毕竟孑然一身,生产、生活上有
(?~1728)
6、王掞
  王掞shàn(1644~1728)清朝官员。字藻儒,一作藻如,号颛庵、西田主人,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代首辅王锡爵曾孙。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六十年,请重立胤礽为太子忤旨,应谪戍,以年老由子代行,寻致仕。有《西田集》。康熙九年(1670)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迁赞善,提学浙江,累升内阁学士,转户部侍郎,三十七年(1698年)调吏部,四十三年(1704)升刑部尚书,
(16441728)
7、张廷枢
   张廷枢(?~1728年),字景峰,陕西韩城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三十八年(1699)以侍读主持江南乡试,四十一年以内阁学士衔督江南学政。四十四年,康熙皇帝南巡,知其有政绩,曾题字褒奖。四十五年即被擢为吏部侍郎,并充任经筵馆讲官。四十八年升任刑部尚书。因在判定一-案犯徒刑时与满人尚书意见不合,康熙皇帝下令将他罢官。五十一年,复起用他任工部尚书,五十二年再调任刑部尚书
(?~1728)
8、朱纲
  朱纲(约1674~1728)字子骢。清代济南历城人,朱宏祚之子。自幼随父宦游四方,讲求经世之学。13岁时补高唐州诸生,后捐得兵部武库司主事之职。父母去世,朱纲服丧停职,服丧期满补原官职,后转任刑部江西司郎中、天津道副使。因晋见皇帝时奏对称旨,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擢直巡道。两年后,调任河南按察使,平反许多冤案。雍正元年(1723年),调任湖北按察使,旋又调任湖南布政使。在湖南期间,兴利除弊,
(16741728)
9、周中鋐
  周中鋐(?~1728年) 周中鋐,字子振,浙江山阴(绍兴)人,清康熙年间,先为崇明县丞,后升任华亭县知县。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秋,大风暴雨成灾,海水骤涨,淹华亭等数县。周备衣食棺木救恤,并请赈减免田租,赈济饥民。周深虑海堤溃决为患,屡请修筑。雍正四年(1726年),因催征税收不及格被罢免,由于县民万余人集体上诉大中丞请求挽留,得以复职。时左都御史朱轼被任命修海塘,知周贤能,
(?~1728)
10、张谦宜
  张谦宜(1646-1728),字稚松,号山农、山民。清胶州(今胶南松山子)人。少年时曾以诗才闻名,中年潜心于程朱理学。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中进士,此时,年已60岁,无心仕途,仍以读书著述为乐。清代翰林宋弼称其为胶州三大文人之一。同乡法坤宏在评其著作时说:“吐前人之糟粕,发自心之明理,挥霍跌宕,期与传注相应。”一生的著作分诗文、评论、经史、地理、方志、谱牒
(164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