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1、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慧眼识主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
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170207)
2、徐干
  徐干(170—217年),字伟长,北海剧(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人。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干“其先业以清亮臧否为家”,“未志乎学,盖已诵数十万言矣。年十四,始读五经,发愤忘食,下帷专思,以夜继日”(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五十五阙名《中论序》)。他父亲担心他累坏身体,常常加以劝阻。由于勤学苦读,20岁前已经精通五经,博览史传,而且出口成章,操翰成文,成为一个
建安七子(170217)
3、曹纯
  曹纯(170年-210年),字子和,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曹仁之弟。曹纯是曹操部下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领者之一,因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颇有功绩,被加封为高陵亭侯。死后谥曰威侯。曹纯擅战,甚得人心,为人重纲纪,不失理智,好学问,敬爱学士,闻名天下。曹纯是曹操的堂弟。十四岁丧父,与一母同胞的兄长曹仁分家居住,后继承了其父的家业,颇为殷富,家中僮仆、宾客有上百人之多,但曹纯年纪轻
(170210)
4、刘巴
  刘巴(约170-222)三国时蜀国尚书令。东汉丞阳(今衡阳县)人。字子初,祖父曜,苍梧太守;父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巴少有才名,年18任郡署户曹史主记主簿。荆州牧刘表知其名,举为茂才,多次征召,皆辞不赴。曹操率兵南取荆州,州牧刘表病卒,其子刘琮降曹,刘备走夏口,当时“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刘巴却北上依附曹操,被任为掾吏。后受命前往招降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及至零陵,刘备先已派兵占领三郡,巴不能
三国时蜀国尚书令(170222)
5、牟子
  牟子(170~?),汉末佛学家。名融,字子博。广信人,携母避交趾。苍梧隐士,幼年博览群书。东汉建安元年(196年) ,苍梧太守听说牟子博学多才,精通诸子百家,想起用他为署吏,牟辞谢不就;州牧征召牟子,又托病推辞。其母病故后,便潜心钻研老子和佛学,成为广西最早研究佛学的人,极力推崇老子的“绝圣弃智,修身保真”的学说。三国初,著有《理惑论》(37篇),糅合儒、道各家学说,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
(170~?)
6、阚泽
  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后于刘备御驾亲征东吴时,向孙权举荐陆逊为都督,间接上挽救了东吴的命运。
(17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