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9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张埙
  张埙(1640~1694),字牖如,清长洲县(今属苏州吴中)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河南登封县知县。他到登封的第三天,就拜岳立誓:“不取一钱,不枉一人”,决心做勤政清廉的父母官。在登封治政,重教育,修学堂,以文化来教化百姓。他出资修复宋时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崇阳书院,还亲自编写通俗的“劝民俗话”。张埙鼓励垦荒地,招民复业,劝农桑;免税捐,减轻百姓负担。张埙亲率衙吏抽空“操耒耜为农,开荒岭二百里
(16401694)
12、廖必强
   廖必强(1619~1694),字千能,号荷柱。恩乡鲁荐村(今两河鲁水)人。聪颖好学,十岁以文名誉满乡里。然屡试不中。清康熙九年(1670)他已51岁才得中庚戍科进士。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为广西巡抚郝浴知其才,聘请他担任广西通志总裁。因他编纂通志有功,郝浴赠他“三江文献”和“学富缥湘”两块匾额,以表仰慕。后隐居不仕。逝后,乡人尊称他为“靖献先生”。著有《汗漫诗集》四卷。今已失传。
(16191694)
13、李良年
  李良年(1635—1694)原名法远,又名兆潢,字武曾,号秋锦,浙江秀水人,李绳远之弟。生于明思宗崇祯八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三年,年六十岁。诸生。少有隽才,与兄绳远弟符齐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并称“朱、李”。良年又与彝尊、王翊、周筼、缪泳、沈进等集里中为诗课。往来南北,游踪遍天下。后至京师,举试“博举鸿儒”科,不遇。徐乾学开志局于洞庭西山,聘主分修。良年工诗词;为古文尤长于议论,长洲汪琬颇
(16351694)
14、乔莱
  乔莱(1641~1694),字子静,号石林。宝应人。约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康熙六年(1667年)中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并充任《清实录》纂修,负责将满文译成汉文。时淮扬屡罹水患,一些王公大臣提议疏浚入海口,以根治水患,玄烨委派安徽按察使于成龙前去督工,使心想借机大捞一把的河道总督大为失望,便转而奏请“筑堤束水使高,自高邮历兴化、白驹场入海”,企图取代原议。玄烨将此奏下发群臣讨论,乔
(16411694)
15、樊圻
  樊圻:(公元1616年─1694),字会公、洽公,清代画家。江苏南京人。精于山水、花卉、人物等。他的仕女画幽闲静逸。与龚贤、高岑、吴宏、叶欣、胡、谢荪、邹 €为“金陵八家”。传世作品有:《江浦风帆图》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柳溪渔乐图》卷,藏故宫博物院﹔《雪景山水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春山策杖图》轴,藏南京博物院﹔《山径骑驴图》轴,藏中国美朮馆﹔《胡茄十八拍图》册(18页),藏首都博物馆。茂林
清代画家(16161694)
16、李蕃
   [清](1621--1694)字锡徵,号懒庵,通江人。顺治十四年(公元一六五七年)举人。官黄县知县,兴利除弊,有古良吏之风。蕃著有《雪鸿堂文集》十八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附:纪晓岚对李蕃文章的评语:  《雪鸿堂文集》·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蕃撰。蕃字锡徵,号懒菴,通江人。顺治丁酉举人。官黄县知县。是  集,为其子锺峨所刊。集中黄志略《序》谓:黄有四累,而廛肆宜复,社甲宜均,  
(16211694)
17、吴绮
  吴绮(1619~1694) 清代词人。字□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吴绮的词,小令多描写风月艳情,笔调秀媚,题材狭窄。如〔醉花间〕《春闺》上阕:思时候,忆时候,时与春相凑。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颇传诵,因有红豆词人之
(1619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