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王鉴
  王鉴(1598年-1677年),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王世贞曾孙。王士骐之孙,至父亲王庆常这代,好声色,以致于败坏家产。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后任廉州府知府,世称“王廉州”。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公墨迹”,与同族王时敏齐名,王时
明末清初画家(15981677)
2、佟凤彩
  佟凤彩(1622—1677)字高冈,汉军正蓝旗人,佟养性从孙也,清朝大臣。初授国史院副理事官。外改顺天香河知县,内擢山西道御史,出视河东盐政。顺治七年,巡按湖南。八年,外转湖广武昌道参议,迁广西右布政使。时师征云南,道广西,供亿浩繁,凤彩筹济无匮。调江西左布政使。十七年,擢四川巡抚。四川经张献忠乱,城邑残破,劝官吏捐输,修筑成都府城,葺治学宫,濬都江大堰。以祖母忧去官。从政经历康熙六年,起贵州巡抚
清朝大臣(16221677)
3、黄易
  黄易(1630-1677年),宇子参,坊廓都石寨(今大安镇石寨村)人。事继母至孝,远近传闻,对昆弟(继母之子)尤关爱备至。初乡试。县试得中,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进士,授福建省汀州府归化县令。在任期间,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徭役,息词讼,兴文学,迁学富于龙池书院,故邑内文运大振,科名夏炽,为士民所称道。其时有邑民拦车告状,状诉有藩(官)商以0剥削,迫人以妻女抵债等。易下车受
(16301677)
4、额斯泰
  额斯泰(?—1677)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将领。人物生平大学士额色赫弟也。初任一等侍卫。康熙三年,擢副都统。九年,授护军统领。吴三桂反,命顺承郡王勒尔锦帅师讨之,以额斯泰参赞军务。三桂兵自贵州出,湖南南境皆陷。诏与护军统领伊尔都齐简锐先发。十三年二月,师次荆州,常德、长沙皆陷。三桂将刘之复、陶继智率万馀人犯宜昌,夹江而垒。额斯泰自荆州赴援,与总兵徐治都率舟师横江截击。战甫接,贼潜以三百人扰我
(?~1677)
5、蒋德埈
  蒋德埈(1630~1677),字公逊,号淳庵。清代贤士。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娄关)人。娄关蒋氏第六世,天津兵备道蒋灿之侄。德埈性孝友。父亲生病,他刲股以疗。德埈后来考中顺治八年(1651)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以二甲71名中进士,授兵部观政候补推官(一作兵部主事)。他先居城内曹胡徐巷,因生性恬淡,便归隐甫里(今吴县市甪直镇)太平桥西上塘。乐善好施。康熙十四年(1675)吴中大饥,德埈发动地方乡
(16301677)
6、陈确
  陈确(1604-1677) 明末清初思想家。浙江海宁(今浙江省海宁县,位嘉兴市东南)人。初名道永,字非玄,后改名确字乾初。年四十始与黄宗羲同受学于刘宗周。明亡后,隐居著述。晚年患拘挛之疾,病十余年而卒。他一生对宋明理学进行激烈批判。首先是揭露了“大学 ”中的非圣贤之书和“知止于至善”的观点,他认为“今日有今日之至善;明日有明日之至善”,根本没有绝对不变的所谓“至善”之标准。他说:“君子之于道也,亦
明末清初思想家(16041677)
7、伊图
  伊图,男,满族,1612年--1677年,德世库三子。为人机敏,办事勤慎。顺治元年(拓倒),授秘书院学士。九年(1652),任《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官♂五月,改刑部启心郎,综理全部事务。十一年(1654),晋升为刑部尚书。后因事解任。十四年(1657),又起任兵部尚书。十七年(1660),转支部尚书。次年,晋升文华殿大学士。在内时间较长,谨慎小心,无大过失。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之乱”时,
(16121677)
8、王光承
  王光承(1606—1677)明末清初学者。字玠右,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明未曾上江南时务五策,不用;与弟王光烈同归故里。王光承著有《镰山堂诗集》、《镰山堂文集》,王光烈著有《镰山堂别集》。金是瀛,高桥人,诸生,有气节。游金陵(今南京)时,对娶名伎为妾而冷落发妻的龚鼎孳,曾令演剧讽刺。清兵到时被捕,金“以辩得脱”,归故里。著有《蓬山集》8卷。吴骐,字日千,华亭县望河泾(今本县邬桥乡渔沥七队
(16061677)
9、孙延龄
  孙延龄(?—1677年),汉军正红旗人,清初将领,“三藩之乱”中的叛将。其父孙龙为孔有德手下将领。孙延龄早年迎娶孔有德之女孔四贞,逐渐得宠于朝中。于康熙四年(1665年)开始出镇广西,被清廷封为上柱国、光禄大夫,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任广西将军,孙延龄在广西多有不法之事。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兵叛清,康熙帝命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与广西巡抚马雄镇一起镇守广西并合谋剿灭吴三桂叛军。但孙延龄于康熙
(?~1677)
10、李潜
  李潜(1605-1677年)字龙吉,自号百柳园居士。栾城赵庄人。明崇祯年间由生员入国子监,绝意仕进,博览群书,尤精易理。初家颇富,后散其财产,独建一小楼,前厅后寝仅可容膝,足不出户,惟闭户读书。学问渊博,有问必答。又于舍南植柳百余,中筑小台,上建方亭,夏日柳荫密覆,好鸟翔集。李潜时或坐卧亭上,有友至,则纵论古今。一时,四方名流纷纷慕名而来,凡问学者,不论远近,皆亲密无间。晚年从医,周济百姓。
(1605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