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程芳朝
  程芳朝(1611~1676),初名钰,字其相,号立庵。桐城人。清顺治四年(1647)中殿试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国史院编修。著有《皇华草》、《中裕堂集》。史籍记载顺治四年丁亥科殿试制策要求“务各出己见,逐条献策,勿用四六,不限长短,毋得予诵套词,拘泥形式。”策试题为《帝王之治天下,莫不以得人为急务。朕深维真才希觏,知人实难。必如何而后真才可得欤?》、《近闻观任官员,伯叔昆弟宗族人等以及废伸劣衿,
(16111676)
2、金光
  金光(1609—1676),原名汉彩,字公绚,号天烛。义乌县青村(今义乌市塘下洋村)人。清朝康熙年间,从征陕西、山西、湖南、广东、广西共30余年,功绩卓著,官至鸿胪寺卿。  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十月初四,金光生于乌伤青村。自幼聪颖好学,无论是经史百家、历代典章,还是伏羲、神农的医药、占卜,他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就显露出非同一般的才华。稍长,他不仅精通天文地理、奇门阵术,且好游艺书画琴
(16091676)
3、商景兰
  商景兰(1605~1676),字媚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兵部尚书商周祚长女,抗清名臣祁彪佳妻。明末清初诗人,德才兼备,能书善画。其妹商景徽亦工诗。万历四十八年(1620)适同邑祁彪佳(祁忠敏公)为妻,伉俪相敬,琴瑟和谐,时人以金童玉女相称。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下南京,彪佳投水自尽,以身殉国。景兰深明大义,挑起教子重任。二子理孙、班孙,女德琼、德渊、德宦,儿媳张德蕙(字楚纕)、朱德蓉
清初女词人(16051676)
4、尚可喜
  尚可喜(1604年─1676年),字元吉,号震阳,祖籍-,后至河北衡水,1576年其祖父尚继官举家迁往辽东海州(今辽宁海城)。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随父尚学礼从军戍守边关。尚可喜从军后,效命于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官至广鹿岛副将。及至1629年袁崇焕斩毛文龙,皮岛总兵沈世奎接任,排挤原毛文龙旧部。明崇祯七年(1634年),沈世奎诳尚可喜至皮岛,意图诬以罪名,加以谋害。此事为尚可喜部下许尔
(16041676)
5、范承谟
  范承谟(1624年-1676年),字觐公,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范承谟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累迁至浙江巡抚。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抚民,漕米改折,深得当地民心。后升任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时,范承谟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终坚守臣节。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承谟遇害,后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号忠贞。
汉军镶黄旗(16241676)
6、郎廷佐
  郎廷佐,世籍广宁,清朝大臣。父熙载,明诸生。太祖克广宁,熙载来归,授防御,以军功予世职游击。崇德元年卒,长子廷辅嗣。廷佐,其次子也。自官学生授内院笔帖式,擢国史院侍读。顺治三年,从肃亲王豪格徇四川,平张献忠。六年,从英亲王阿济格讨叛将姜瓖。迁秘书院学士。十一年,授江西巡抚。江西自明末洊遭兵乱,逋赋钜万。廷佐累疏请蠲缓苏民困,诏允行。土寇洪国柱等掠饶州、广信,遣兵剿平之。十二年,擢江南江西总督。江南
(?~1676)
7、程正揆
  程正揆(1604—1676)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字端伯,号鞠陵,别号清溪道人、青溪老人、青溪旧史,顺治时改名“正揆”。孝昌人。明时任翰林院编修、尚宝司卿。明崇祯四年(1631),程正揆登进士,入翰林,授尚宝司卿,掌握皇帝宝玺符牌印章。明亡后归附清朝,授光禄寺丞。顺治十一年(1654),改光禄寺少卿、任山西乡试考官。同年任大理寺丞。次年,改太仆寺卿、工部右侍郎,督修乾清宫。后来,因满汉官员矛盾激化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16041676)
8、哲柏·玛祜
  玛祜(?—1676)哲柏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大臣。顺治九年翻译进士。授佐领,兼刑部员外郎迁钦天监监正。康熙八年,江宁巡抚缺,命议政大臣等会推满洲郎中以上、学士以下通汉文有才能者备擢用,举奏皆不当上意,特以命玛祜。九年夏,淮安、扬州二府久雨,田庐多淹,诏发帑赈济。玛祜疏请蠲免桃源等县积欠赋银,及六、七两年未完漕米,部议漕米无蠲免例,上特允其请,并蠲减苏、松、常三府被灾岁赋。十年,疏言:“苏、松二府
(?~1676)
9、李灌
  李灌(1610-1676),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向若一字连壁。合阳县南顺村人。明崇祯癸酉(1633)人。他博学多艺,才思敏捷,年26“累冠诸生,名辅,“为文振笔直下,海立山奔,雄逸不可迫视,诗落豪爽,如万斛珠玑涌地而出。”(见清人康太乙《李先生墓志铭并序》)。明亡后,他坚决反清,书对联,,焉能吹动我,明月何尝不照人“以明志。曾一度出爿歌哭山林,或行乞都市。家居30年,蔑视权贵,绝庭,与管大音等人并
(16101676)
10、程可则
  程可则(1627~1676年),别字周量,又字湟溱,南海九江大同人,其祖先自河南迁来南海,曾在佛山松桂里居住。父亲是教书先生,可则幼承家教,5 岁读书,能过目不忘,10 岁能文,有“神童” 之称,至青年时,下笔如云涌泉流,千言立就。清顺治九年(1652 年)程可则参加会试,本已获得第一,后在复查时被主考官挑剔他没有按照规定格式和字数答题,竟以“悖戾经旨”为理由被除名,取消其参加殿试的资格,考官学士
岭南七子(1627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