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史可法
  史可法(1602-1645),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号道邻,崇祯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5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军以堵截民变队伍。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十七年,闻北京失陷。初欲立潞王,马士英、阮大铖合谋欲立福王,送之至仪真,遂立福王于南京
明末著名抗清民族英雄(16011645)
2、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1606年-1645年),别名李鸿基、李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1629年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随后南征北战,并于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进紫禁城,大肆搜刮钱财,却在1645年被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1645年,李自成被地方民兵杀死,尸首不知何处。人物生平家世背景李自成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
(16061645)
3、左良玉
  左良玉(1599年-1645年),字昆山,明末山东临清人,明朝末年将领。左良玉是山东人,行武出身,没有读过书,也不大识字。他初于辽东从军,自崇祯十二年在玛瑙山战胜张献忠之后,声名大振,从此开始拥兵自重,蹂躏地方,朝廷无可奈何,一味姑息牵就。他袒护东林党人,且怀有个人野心,于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许州兵变时,左良玉的家人又全部被杀,只有一子左梦庚跟在身
(15991645)
4、朱孔昭
  朱孔昭(1556~1645),字晦之,晚年号默石子,明,潜江(今竹根滩镇泗河村)人,享年八十九岁。他一生虽没考取功名,但通古博今,深谙兵法,对道术、易学亦有研究,是古时潜江最著名的隐逸之士。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卷十七是人物志,本卷主要是为潜江历史上杰出的“忠节、孝友、隐逸、义行”者立传。“隐逸传”只写了三位人物,第一位就是“默石子”(朱孔昭);第二位是“东岸居人”(王启远);第三位
朱孔昭 (15561645)
5、高杰
  高杰(?—1645年),字英吾,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1645年(弘光元年),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诱杀。南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叛闯降明高杰与李自成是同乡,因明末横征暴敛而同时起事。崇祯七年(1634年)闰八月,总督陈奇瑜
(?~1645)
6、管绍宁
  管绍宁(?~1645),字谧如,号诚斋,江苏武进人。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刘若宰榜进士第三人。管绍宁生来就身患疾病,相貌很丑。家境又极为贫寒。经常到城隍祠,倚柱叹息。祠中有一道士,见到管绍宁后,十分惊奇,拜为上座。管绍宁说:“我每天来往于喧闹的市井,没有人肯低眉看我一眼。承蒙您不嫌弃,请赐教于我。”道士说:“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人对我说,明日有一布衣到城隍祠,不要以他的相貌丑而拒
(?~1645)
7、鲍承先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据说他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天聪八年(1634年)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崇德元年(1636年),被皇太极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崇德三年(1638年),授为吏部右参议,崇德五年(1
(?~1645)
8、楼挺
  楼挺(1601—1645),字文达,号镇阳。明朝义乌县知者乡里介村(今义乌市夏演乡里介村)人。万历年间,官至淮阳都督同知,与史可法同守扬州阵亡,英名彪炳史册。  志在报国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义乌知者乡里介村已身怀六甲的楼天明之妻贾氏,梦见一颗耀眼的流星飞入她的口中,惊醒后,不觉肚子作痛就要临盆,过了一会,生下一个男孩。此男孩生得鼻直口方,天庭饱满,哭声洪亮。不久,便
(16011645)
9、夏允彝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能体恤民情,革除弊俗。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监国,任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
(15961645)
10、朱常瀛
  桂端王朱常灜(1597年4月25日―1645年12月21日),汉族。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母孝敬李太皇太后。明朝宗室、藩王。封衡州(今衡阳),于天启七年九月廿六就藩。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率部攻陷衡阳,桂王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弘光元年(1645年)十一月初四病死于梧州。谥号“端”。死后由第三子安仁王朱由楥承嗣。其子朱由榔称帝后,追尊其为皇帝,庙号礼宗,谥号
(1597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