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
11、李邺嗣
  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允,字邺嗣,以字行,号果堂,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十二岁能诗,十六为诸生。入清,藏身匿迹,以著述为业。其诗工力颇深,刊落凡庸,破除前后七子窠臼,卓然成家。诗文多纪沧桑间事,每寓故国之思。著有《杲堂诗文集》三十八卷。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胤,字邺嗣,以字行,号杲堂,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宋忠襄公李显忠之后。十二岁能诗,十六为诸生。其父参与抗清被捕
(16221680)
12、陶之典
   陶之典(1622~1711)字五徽,清代宁乡人,系明翰林待诏陶汝鼐之子。清顺治中由拔贡选授安亲王府教习,升内阁中书。性冲淡,动履端方;工诗文,耄犹好学,手不释卷,兼精医术。
(16221711)
13、计六奇
  计六奇(1622~1687),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明天启二年(1622年)生于无锡兴道乡(今前洲、玉祁一带)。历史学家。家境贫困,早年寄读塾馆。19岁起随岳父杭济之就读于洛社,后又在母舅胡时忠处读书。曾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十一年两次乡试,不举。从此无意科举仕进,在无锡、苏州、江阴等地坐馆教书,以认真而闻名乡里。他为把明清之交的社会巨变记录下来以寄托故国之思,约自康熙二年(166
(16221687)
14、郑簠
  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以行医为业,终学不仕,工书。少时便立志习隶习,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山东汉碑,倾尽家资。清方朔《曹全碑》跋:“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他倡学汉碑,对后来汉碑之学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他自称:“作字最不可轻易,笔管到手,如控于钧弩,少驰则败矣。”其隶书飘逸虚灵
(16221693)
15、罗牧
  罗牧:(1622~?),清代画家,字饭牛,号云庵、牧行者,江西宁都人,侨居南昌百花洲。能诗善饮,又善制茶。工楷书,善画山水,初师魏石床,后远宗五代董源、元代黄公望,但不为所拘,能自出新意。所作林壑森秀,水墨淋漓,笔法多样,风格深沉粗犷,时人推为妙品。其画风在江淮间也有一定影响,为人师法,论者称之为江西派。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