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1、夏原吉
  夏原吉(1366—1430)字维喆,祖籍浙江开化,后徙江西德兴。夏原吉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为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曾任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少傅等重要官职。明宣德五年病逝后,明宣宗赐他为“太师”,谥“忠靖”。后人赞夏原吉是:“一生清操如冰雪,万世励节似苍松。”夏原吉有《夏忠靖集》六卷并附录一卷传世。据悉,明永乐年间,朝廷敕封夏原吉为资政大夫,这道圣旨至今仍为开化夏氏族人珍藏。理
明代名臣,文学家(13661430)
2、杨士奇
  杨士奇(1366.2.3~1444)名寓,字以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明朝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杨士奇前后侍奉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杨士奇年幼时,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更为孤儿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杨士奇随继父罗性曾改姓
明朝首辅(13661444)
3、铁铉
  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时年37岁。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在各地建立铁公祠来纪念他。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加谥号忠襄,清乾隆时重新谥为忠定。在山东各地,有很多“铁公”祠庙,皆是祭奉铁铉,济
(13661402)
4、马铎
  马铎(1366~1423)字彦声,号梅岩,福建长乐人。原名马乐,后避讳永乐,受御赐‘铎’,改名为马铎。明永乐十年(1412)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马铎自幼聪颖异常,为文不假思索,下笔即成。殿试时,成祖亲揽试策,称马铎气象广大,擢为状元。马铎性情耿直,表里如一,待人真诚。曾多次扈从永乐帝巡幸北京,不辞劳苦。马铎一生居官有刚直之声;居家有孝友之名;居世有助人之誉。著有《玉岩集》。 福建长乐人,字彦声,号
明朝状元(13661423)
5、夏元吉
  夏元吉(1366-1430),字维吉吉 ,祖籍江西德兴。父亲夏时敏任湘阴教谕时,定居湘阴归义。相传他出生时,母亲梦见屈原来到房中,于是人们说他是三闾大夫转世。13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生活异常艰难。他一边刻苦读书,一边教蒙学以贴补家用,获得良好声望。明太祖洪武年间中举,被推荐入太学。适逢明太祖朱元璋挑选太学生充实朝廷,夏元吉被选中抄写文诰。同去的太学生对抄抄写写不感兴趣,在房内嘻笑喧闹,只有夏
(13661430)
6、汤流
  汤流(1366-1406),字如川,别号川上,泰和县南溪乡甘竹村人。汤流生就聪慧,苦读破万卷,为文雄深,奔放有倚天拔地之概、泻水涌云之奇。十八岁补邑庠弟子员,屡试不中,毫不气馁,更加致力于学问。永乐元年(1403)年,以诗经领乡荐(举人),甲申(1404年)中进士。当时明太宗亲自选拔进士二十八人入翰林,上应天宿,使学于文渊阁,以期超越前人,汤流与王直等入选。不久升为侍读学士。他为不负圣主选拔之意,
汤流(1366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