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真德秀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博学宏词科。理宗时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史弥远惮之,被劾落职。起知泉州、福州。端平元年(1234年),入朝为户部尚书,改翰
(11781235)
2、度正
  度正(1166 - 1235),亦称庹正,字周卿,合州巴川县乐活镇(今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龙归村)人。少从朱熹学,淳熙元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少年时期,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日记数百言,勇气摩星斗。”十六岁时,他获县学推荐,到合州进入郡庠(府学)研习经学,专攻《周礼》,“以妙年明经,屡冠诸生,声誉赫然”。淳熙十六年(1189年)八月,庹正通过州试,并响应潼川路转运判官赵善誉的倡议,协助羊溪镇(今铜梁
(11661235)
3、赵建大
  赵建大:字嗣勋,永嘉县膺符乡六都新建街(今龙湾区状元镇)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状元及第。嘉定七年(1214)任秘书省正字,八年(1215)为校书郎,九年(1216)九月任著作郎,十一月知嘉兴府。十三年(1220)以都官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工诗。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状元桥,南宋嘉定间状元赵建大所建。”龙湾有状元桥,里人为纪念赵建大而名。地因桥名,沿袭至今。赵建大幼时聪颖,入过永
(11701235)
4、李邦瑞
   李邦瑞(?~1235年),字昌国,以字行,京兆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嗜学,勤奋读书。战乱之中,他逃亡到山西太原,投奔金军为小史,蒙古太师木华黎领兵南下攻打金国,金军失败,李邦瑞遂投降蒙古军,仍住于太原。蒙军将领知他有才学,便将他送往成吉思汗行营,在中书任职。1230年,元太宗窝阔台与南宋议和,派李邦瑞为使南下,他到达宝应(江苏宝应县),因南宋拒绝和谈受阻不能南下。后来,南
(?~1235)
5、董居谊
  董居谊生于南宋绍兴27年(1157)卒于端平2年(1235),孝宗淳熙辛丑科(1181)进士,曾任州通判,太常博士,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秘书丞,右正言,起居舍人,工部侍郎,累官任至四川制置使,金兵南下,军士作乱,居谊遁,被夺五官职,嘉定12年(1219)流居湖南永州,后返乡,卒葬戚姑山附近的明水山。因朝庭问罪董居谊,居住在后昌源的董氏纷纷逃离,或入赘别村他姓,至使后昌源破落,无董姓居住。
(11571235)
6、高稼
  高稼(1171-1235),南宋蒲江人,魏了翁之二哥,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历任成都县尉、绵谷(广元)知县、洋州(陕西洋县)、荣州(四川荣县)知州,利州路提点刑狱兼沔州(陕西略阳)知州。蒙古窩阔台大汗大举南侵,高稼“以身捍蜀”,抗击蒙古皇子阔端大军的进攻。城陷后,与敌军巷战,壮烈殉国,年64岁。遗著《缩斋类稿》30卷。宋朝政府追赠为正议大夫,谥忠襄。《宋史》立传。
(11711235)
7、陈翊
  陈翊(1175-1235年),南宋泉州晋江人,字载物。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毛自知探花进士。累官户部员外郎,知制诰,以文章闻名于时,又工诗,有文集。少从朱熹学,历授枢密院编修、同安盐税、-言时弊,慨慷尽言,出知南康军,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转兵部主事,定策击退进犯安丰之金兵。埋宗,端平间,先厉参与平定晏彪、陈三枪等反乱,议政与史弥远不合,宋理宗端平二年九月卒。寿六十一岁。
(1175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