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晁错
  晁错(?~公元前154年),颍川(今中国中部河南禹县)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家学说,后来又学今文《尚书》,不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当时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的赏识,被称为刘启的“智囊”。 晁错对于匈奴的不断侵扰、土地兼并等问题非常关心,几次-主张积极备战,迎击匈奴,以及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他还详细地剖析了西汉兵制与匈奴兵制,
(?~前154)
2、刘濞
  刘濞(bì)(公元前216年-公元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代顷王刘仲之子,西汉宗室、诸侯王。刘濞性情极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公元前196年,满二十岁的刘濞受封为沛侯,英布反时,刘濞以骑将,随从刘邦破英布军。刘濞从军有功,汉高祖又顾及吴郡接壤东越等国,乃需选壮王镇之,公元前195年,刘邦惧怕江东人士不服他的皇权,故而封刘濞为吴王,都于沛(江苏沛县),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
3、刘戊
  刘戊(?-前154年)楚夷王子,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之孙,楚夷王刘郢客(《史记》作刘郢)之子,西汉楚国第三位王。父死嗣位为王,立二十年,因参与汉初的“七国之乱”兵败后自杀。汉景帝二年,薄太后去世,举国服丧。刘戊在服丧期间饮酒享乐,后被人告发。汉景帝鉴于与刘戊的堂兄弟之情,未采纳部分大臣诛杀刘戊的建议,但决定减小刘戊辖区,下旨收回东海郡。刘戊遂与吴王刘濞通谋反叛,其相张尚、太傅越夷吾劝谏不听,杀
西汉楚国第三位王(?~前154)
4、刘遂
  刘遂是汉高祖刘邦之孙,赵幽王刘友之子。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友去世,吕后将侄子吕禄封为赵王。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大臣们诛杀吕禄等所有吕氏,于是将刘遂封为赵王。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割取赵国的河间郡封给刘遂的弟弟刘辟彊,建立河间国,是为河间文王。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削藩建议,削减诸侯国的封地,赵国的常山郡便在削减之列。汉景帝的
赵王(?~前154)
5、刘将闾
  齐孝王刘将闾(?―公元前154年),汉高祖刘邦之孙,齐悼惠王刘肥之子,西汉诸侯王。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尽封悼惠王子七人为侯,他被封为杨虚侯。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立原所封齐悼惠王子为侯而尚在者六人为王,他被立为齐王。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他的兄弟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都参与叛乱,围攻刘将闾的国都临淄。刘将闾有所动摇,与叛乱的兄弟们有交流。但后来听说周亚
西汉齐孝王(?~前154)
6、刘辟光
  刘辟光(?-前154年),汉高祖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文帝十六年受封济南王。汉景帝十一年,参加七国之乱相约吴、楚二国谋反,他们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叛变,欲夺景帝皇位,景帝在众臣的压迫下-杀了晁错,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吴王还自立为帝。景帝无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军镇压,济南王刘辟光兵败被杀,将济南纳为郡,入于中央。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平定了七国之乱。
济南王(?~前154)
7、刘卬
  刘卬(?-前154), 平昌侯。初被立为胶西王,景帝三年(前154年)汉削吴王刘濞封地,举兵叛乱,兵败自杀。前164年又与其兄弟六人同日俱立为王,他被立为胶西王。景帝三年(前154年)汉削吴王刘濞封地,举兵叛乱。他因前已被削六县,遂与吴王同谋起兵,与胶东,菑川 二王 共围临菑,后兵败自杀。
西汉胶西王(?~前154)
8、刘昂
  刘昂(?-前154),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76年,汉文帝封之为平昌侯。前164年又与其兄弟六人同日俱立为王,他被立为胶西王。景帝三年(前154年)汉削吴王刘濞封地,举兵叛乱。他因前已被削六县,遂与吴王同谋起兵,与胶东,淄川二王共围临淄,后兵败自杀。
西汉景帝朝胶西王(?~前154)
9、刘雄渠
  刘雄渠(?-前154)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76年,文帝封他白石侯。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他立为胶东王。吴楚七国之乱,他与吴王刘濞同谋,胶西、菑川、济南三王共围临淄,周亚夫平定吴楚叛乱,他兵败被杀。地入于汉,为胶东郡。
西汉胶东王(?~前154)
10、刘贤
  刘贤(?-前154),齐悼惠王子,刘邦孙。前176年,济北王刘兴居被击灭后封为武成侯。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他被立为菑川王。前154年,晁错建议景帝削夺诸侯王封地,他参加吴王刘濞发动后七国叛乱,派兵围齐临淄,后兵败被杀。汉徙济北王刘志为菑川王。
西汉淄川王(?~前154)